·全国聚焦海西
胡锦涛:“去年我们作出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定,为两岸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详细]
温家宝:“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靠改革,靠开放,靠创新。”[详细]
贾庆林:“把平潭开放开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力争有所突破。”[详细]
李长春:“把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作为头号工程,推动福建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详细]
习近平:“我为福建的每个发展进步感到由衷高兴。”[详细]
李克强:“海峡西岸气势如虹,福建的发展生机勃勃。”[详细]
贺国强:“福建省一定能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好,不辜负中央的重托。”[详细]
周永康:“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亲情和经济互补是福建一个重大的省情,海峡两岸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详细]
孙春兰:“加快平潭岛的开放开发,探索两岸合作的新模式,使其成为海西建设的示范区。”[详细]
黄小晶:“热忱欢迎大家走进福建、感受福建、投资福建,共创海西更加辉煌的未来。”[详细]
更多>>
  • 胡锦涛总书记春节前夕在漳州看望台湾同胞

  • 2009年5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厦华电子公司考察工作。

  • 2006年12月,贾庆林同志在福建调研。

  • 2008年11月17日,李长春视察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

  • 2008年,李克强出席福建福清核电工程开工仪式。

  • 2009年3月,贺国强在福建考察。

  • 王岐山来闽考察 强调确保海西政策落实到位(图)。

  •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看望铁路建设者。

  • 2009年,福建省省长黄小晶在龙岩调研。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海西未来,前景广阔。平潭综合试验区有望成为下一个深圳,福厦动车开启了整个海西的高铁新时代,海西产业集群将得到迅猛升级……近看海西,诸多惠民政策使得百姓更加安康;远眺海西,东南沿海将成为祖国最活跃的经济带。
平潭建立综合试验区更多>>>
海西高铁更多>>>
钢铁力量打造海西巨龙
惠民政策更多>>>

福建招300大学生进社区 每月补贴1000元

省民政厅近日下发通知,今年全省统一招募300名高校毕业生,安排到省内财政困难县(市、区)的城市社区从事社区建设工作,服务期限为2年,服务期间,每人每月可享受1000元的生活补贴。 [详情]

产业集群更多>>>
海峡旅游更多>>>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天下诸事,“民生”唯大。海西五年,福建着力改善民生,其中不乏全国率先之举。福建人民的衣食住行得到全方位改善和保障,这个充满绿色和活力的省份,用最切实的惠民政策,让老百姓感受到温暖与幸福。
民生印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城变

三年将崛起三个亿吨大港

去年厦门港港口吞吐量突破亿吨,步入我国“亿吨大港俱乐部”;福州港和宁德港有望整合,整合后的福州港有望进入亿吨大港。【详细】

大三通更多>>>

得益闽台直航 榕空港出入境客流首季突破16万

60年前,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巨人在世界的东方重新崛起,众所周知的原因让海峡的两端隔绝了往来;一个甲子之后,当点点灰白爬满隔海相望无数同胞手足的双鬓,经历了曾经炮火硝烟的海峡,从福建与金、马、澎两岸“小三通”,到两岸空运、海运直航,直至开启“大三通”,海峡两岸“盼团圆”终于梦圆。近年来,通过开展对台海上试点直航、“小三通”、两岸包机、海上货运直航等业务,福建形成了多点多线、客货并进的格局,福建也逐步成为海峡两岸便捷往来的主要通道。[详细]

  • 空运协议

  • 海运协议

  • 邮政协议

大三通一周年:闽台客货运量大陆居首

凭借着与台湾深厚的“五缘”优势和对台直航通道多的优势,一年来闽台客货运量在大陆居首。[详情]

2009年福建对台小额贸易额达1.3亿美元

2009年福建对台小额贸易额达一亿三千万美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六十三点八。[详情]

平潭综合实验区成为台商海西新热点

平潭在对台开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福建期待把平潭岛打造成对台开放度最大的“自由港”。[详情]

“三通”铸就两岸“一日生活圈”

从音讯相隔到跨海购物,两岸民众正在越来越多感受到实现两岸直接通航、通邮、通商所带来的福祉。[详情]
五年前,一个全新的名词“海峡西岸经济区”诞生;5年后,“海西”从地方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地方主张升级为国家意志。“海西”一步步走来,脚步铿锵,无不体现着党和政府,还有福建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海西大事记
  • 时 间事 件
  • 2004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福建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首次完整、公开亮相。
  • 2004年11月福建省委颁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两个配套文件,指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目标:立足祖国统一大业,着力推动福建以及周边地区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板块加速崛起,成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沿平台、两岸三地交流合作的重要地区,最终成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
  • 2005年10月“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2006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赴闽考察。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 2006年初建设部将海峡西岸城市群列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成为全国优先支持发展的八大城镇群之一。
  • 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那届大会上,海西同时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再次重申支持海西发展。
  • 2007年10月在十七大上,海西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 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西再次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 2008年3月8日铁道部和福建省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
  • 2008年4月建设部(现已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复《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这是继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国家批复的又一区域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
  • 2008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做出决定,再推15条扶持政策,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 2009年5月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 2009年5月15日-22日迄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台湾各界参与最广泛的一次两岸民间交流盛会——首届海峡论坛在福建举办,8000多位台湾同胞参会,福建的两岸民间交往平台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进入了新阶段。
  • 2009年10月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福建新台币现钞与人民币兑换业务试点范围由福州、厦门等地区扩大至全省,福建全省的中国银行各网点均可办理新台币现钞兑换业务。
  • 2009年12月《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
  • 2010年1月30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经过审查,决定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
  • 2010年2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再次来闽考察,对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以极大的推动,为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 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支持海西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
“海峡西岸经济区”上为国家战略,下为事关百姓的“民生工程”;每一项政策皆与教育、医疗、交通、住房、保障等息息相关。“海西”是每一位福建人的事情,关于“海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网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