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在1983年开创了春晚。从这一年起,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相声、小品节目随之涌现。包括李谷一《乡恋》、张明敏《我的中国心》、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等作品均在当时打破传统,成为当年乃至接下来十数年的经典。
在那时,春晚演绎的作品通常是那一时期最具创作冲力的大众文艺,是潮流的风向标。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春晚逐渐从80年代的“茶座式”转变为现今的“盛典式”,从轻松愉悦转变为追求气势宏伟盛大,并强调紧密契合主旋律。
尤其是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对央视春晚的要求水涨船高,但春晚节目却趋于浮躁,一些相声小品类节目脱离实际,难以切中老百姓的情感,都是靠些“托儿”在台下起哄。
进入21世纪,春晚春晚似乎成了一个巨大的名利场,权力、资本和演艺人员争相进入,在追求经济效益和表面繁荣上越陷越深。于是春晚冠名环节越来越多、拜年贺电报时越来越勤、广告收入越来越高……甚至有“10万元广告赞助换取一张现场直播入场券,400万元广告投入赢得圆桌贵宾一席之尊,300万元能露脸,1000万元读贺电”的流传。
语言类节目也随处可见植入广告,尤其在近几年,从见缝插针到无孔不入,其密集度令人惊叹。【详细】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方存在文化上的差异。要兼顾各方情感,把春晚办成一台让大家都满意的晚会,是个大难题。
赵本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近年来,赵本山的春晚小品年年带徒弟,张口“咋回事儿”闭口“这咋整呢”,更在小品中将“二人转”发扬到了极致。这导致观众对其作品争议不断:北方观众对此喜闻乐见,而许多南方观众却不大接受。
年年春晚令人诟病的一大原因,也来自于节目的选材上:上央视春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无论春晚导演组如何强调他们是从数百乃至数千个节目中优中取优、层层筛选,都改变不了其选材偏颇的事实。
超女快男就是这一事实下最无奈的牺牲品。论人气、论实力,自06年以来的李宇春、张靓颖、陈楚生等超女快男红遍大江南北,却被春晚导演组一句“我们的选择也很多,要从多方面考虑”给生生地“摁”下了。
无需赘言,正如上文所述,春晚已成为一年一度最疯狂的名利场。20时前提醒收看、20时报时、每个时段通读拜年贺电、荧屏右下方图标、荧屏底部滚动条、语言类节目的道具或台词、0点报时,乃至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都成为春晚的吸金利器。
甚至2010年的一曲《传奇》,都被网友质疑给一个月后推出公测的网游《传奇续章》做了宣传预热。
由于央视春晚长期未能满足观众的渴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换台,各种民办春晚、网络春晚、草根春晚风起云涌,央视春晚的“年俗”地位正在遭受严峻的挑战。
求新求变,成为近几年春晚导演组的一大挑战,在2011年春晚也确实有所改变。但倘若只是一味在后面追随着时代潮流,是怎么都解决不了春晚乏力的问题。
正如上文所述,由于文化差异和选材偏颇导致春晚年年都是那几个老面孔,节目质量也备受诟病。而事实上春晚“推陈出新”的口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推”,以节目质量为纲、以观众满意度为本,将质量不好却占着位子的老面孔“推”开,才能为新人新节目提供更多展示的空间。
此外,春晚不应只是央视的春晚,而应该是全国人民的春晚。要真正做到“开门办春晚”,就要更加多元、开放,摒除“门户之见”,用更博大的胸怀包容更广泛的艺人和作品。
春晚要想更贴近百姓,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就要多关注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还没买到火车票的打工仔、空手回家强装笑颜的职员、为还贷款而发愁的房奴……
老百姓们并不想看一场旗帜高举式的讴歌会,老百姓们更想看一些能以最真实、最质朴的方式呈现出的动人情怀,在除夕夜仍能感受到的那种被人重视的温暖,这才是最有人情味的春晚。
结语:三十年河东河西,三十年兴衰起落。下一个三十年,我们期待真正的“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