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佳村位于三明市大田县奇韬镇的东南部,海拔超过700米,距大田、三明、尤溪和沙县四个城区均有六七十公里之遥,离镇所在地也有六七公里,交通闭塞。全村户籍人口1100多人,人均耕地不到1亩。但就是这样的小村子,却创造了一个教育的小神话: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村培养出了8位博士、6位硕士及160多位本科毕业生,十几位高级职称人才。
东佳村“人才现象”产生的“人才效应”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该村被称之为是 高级知识分子“村”,许多人纷纷讨论这村子缘何能如此正是东佳村的偏僻与贫穷,才造就了这么一个“小神奇”。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是:村子很贫穷,村民对“读书改变命运”有着更多的体会,大家认定知识改变命运。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榜样的力量,村里有人考上了大学,就会互相鼓励,家长也会互相比较,大学生的荣誉光环,刺激了更多学生的进步与家长的支持。
村里的这批优秀学生学位含金量都很足,毕业后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小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无法随之改变。东佳村的全村户籍人口1100多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村里许多人都搬出去了,现在村子中常住人口不到500人,村里的小学也只开设了一至三年级。为了小孩读书,村里许多人都到镇上或县城里。
一只只满怀希望的“金凤凰”飞出大山,留下的,是那个垂暮的村庄。
一片乡土一片情。飞出数百“金凤凰”却无法改变小山村的命运,引发我们思考:学业有成后,该不该回来建设家乡?
赞成者的观点认为:反哺家乡,理所应当。国人强烈的乡土情结,故乡是我们永远无法割舍的。“达则兼济天下”,看着家乡贫穷落后岂能不有所作为?况且,鸟雏尚有反哺之德,作为从村里走出来的人,又情何以堪?【我来说两句】
在小山村飞出的“金凤凰”里,有的从事航空事业,有的从事航天科技,有的从事医学……而在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很明显,这些“金凤凰”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小村庄现在急需的是从整体上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而不是依靠几个“高精尖”的专业人才。
没有能让其安身立足、施展才华的“梧桐”,又怎能指望“凤凰”来“栖息”呢?【我来说两句】
并没有什么法律规定那些学业有成的人要或是不要回来,回乡与否纯粹属于个人自愿。“人往高处走”是人之常情,应当尊重当事者本身的意愿,而非以道德的名义强赋责任于其身。投身家乡建设固然值得称赞,但也不能说留在外面工作的人就不对了。
问题关键在于:不能以道德模范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们。【我来说两句】
正如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村里的小学也只开设了一至三年级。这导致了村民为了小孩读书,而到镇上或县城里了,以求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此时,这个“教育小神话”显得尤为尴尬:一个盛产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的小山村的背后,是仅有小学三个年级的教育资源。如此情形,怎称“神话”?
正如上文反对者所述,如果没有给予这些人才可以大施拳脚的平台和空间,那也将空有本事却报效无门。这不仅不能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更是一种对人才资源的浪费。
小山村的村民们深谙“知识改变命运”,但这只是一个人两个人命运改变,而非整个山村的改变。只有真正重视了山村的基础建设,提供有力的扶持政策和后勤保障,才能让学成归来的人才真正愿意扎根农村建设农村,改变现有落后的面貌。
与“金凤凰”们学成之后不愿归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多大学生将向基层就业。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等基层工作越来越受到青睐。对于“金凤凰”们来说,乡土亲情、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正是他们比一般大学生村官更加具备的先天优势。
农村是个流动的社会,是面向市场的。但是村里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愿意在外发展,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孩子。从这点上看,增强农村自身的吸引力,留住本村的大学生比招聘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更有帮助。
结语:愿东佳村能不再“只为他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