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乳业新国标正式颁布,生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不低于2.95%降到了2.8%,细菌含量从2003年的不超过50万提高到200万。这一标准被媒体称为“一夜倒退25年”。
其后,奶协一些人提出应提高标准向国外看齐,倡导巴氏鲜奶;另一些人则认为新国标符合现状,基于国情不应摒弃常温奶。乳业新国标之争由此逐渐演变成巴氏奶与常温奶之争。
巴氏奶(pasteurised milk),是由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鲜奶,一般保质期较短。特点是采用72-85℃左右的低温杀菌,在杀灭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时完好地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经过离心净乳、标准化、均质、杀菌和冷却,以液体状态灌状,直接供给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
巴氏奶是一种“低温杀菌牛奶”,这种牛奶从离开生产线,到运输、销售、存储等各个 环节,都要求在4℃左右的环境中冷藏,防止里面的微生物“活跃”起来。因此巴氏奶也叫“冷藏奶”。
与巴氏奶相对应的,是几十年来稳坐老大哥位置的常温奶。常温奶运用了超高温灭菌技术,在135℃~152℃的高温下进行4到15秒的瞬间灭菌处理,将牛奶中的有益和有害微生物全部杀死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常温下可以保存1个月以上,所以又叫“常温奶”。
相比而言,巴氏奶营养成分更高,储存期短;常温奶营养成分相对较低,但储存期长一点。
我国目前的奶牛养殖业,小规模散养户比例较高,超过70%。小规模散养不是标准化养殖,经常是种什么就给奶牛吃什么,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受限于牧草质量、品种改良等因素,并不稳定。手工挤奶,牛奶质量也不能保证。北方绝大部分地区散户饲养生产的牛奶,蛋白质含量也达不到当初2.95的国标。
最初的奶源都不达标,还能指望多高标准的成奶呢?
我们知道,巴氏奶的保质期短,需要冷藏运输,成本较高。巴氏奶的保质期一般为7天左右。南方天气较热,尤其进入夏季,这对巴氏奶都是挑战。巴氏奶生产厂家一般是前一天晚上11时到12时发货,到早晨市民7点左右喝奶,中间7至8小时很难保证冷链不断。因此,保质期比标识时间大大缩短。
甚至个别企业根本没用真正的巴氏杀菌工艺,而是采用超高温灭菌,然后再“挂羊头卖狗肉”。而消费者对此却难以查证。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否有能力消费巴氏奶,也是个问题。国外奶粉进来是给有钱人喝的,大部分人还得自己养活自己。要是一下子把所有的奶牛散养户都消灭,许多人将喝不上牛奶。
因此,温和的观点认为:受消费水平和冷链系统输送半径的限制,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这些城市适宜发展巴氏鲜奶,而二线城市及广泛的其他区域更适合常温奶。
国际上普遍实行的60℃到85℃缓慢加热杀菌的巴氏奶,而在中国却是常温奶揽下大部分“江山”,也难怪有专家斥新国标为“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
事实上,这只是两个阶段不同的喝奶标准。常温奶之于巴氏奶,正如温饱之于小康。在大众没条件追求高标准和高营养的巴氏奶时,适当降低标准饮用常温奶满足每日所需也无可厚非。
正如上文所述,喝常温奶或是喝巴氏奶,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消费水平下的消费选择。然而简单不过的选择却招致如此铺天盖地的争议,显然,其背后少不了商业利益在作祟。
在这场纷争中,既有“国情”下对奶农利益的关怀,也有对广大乳制品消费者安全营养的深深担忧。这些乳协奶协人士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不言而明。
2天前,一则《让人人喝上牛奶比标准更重要》的报道再次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对内蒙古奶协常务理事金海这一说法感到愤怒,认为此说法本末倒置、颠倒是非。
然而通篇阅读此文,金理事并未说过“让人人喝上牛奶比标准更重要”的言论,原始的说法是“我觉得应该让巴氏奶和常温奶并存,然后让消费者自己去选择,不能说只搞巴氏奶,也不能只搞常温奶,这样才能让人人都有牛奶喝”。
金理事或许有部分说法不当,但其强调“当前国情不适合国外的标准”,认为“人人喝上安全奶比少部分人喝高质奶更重要”的主张不能被抹杀。遗憾的是,这一主张却被媒体解读成“喝牛奶重于标准”的对立。
如果硬要套用这个标题,也应当是《让人人喝上牛奶比看齐国外标准更重要》。
无论新国标还是旧国标,对我们来说实际上差别不大。与原来的标准相比,每100克里蛋白质含量只减少了0.15克,这对人体营养补充影响不大。因为人体每天所需的蛋白质主要来源并不是奶,而是谷物、肉类、豆类和蛋。至于细菌含量增加——在常温奶完全杀菌下,其实问题也不大。
这里要拎清一个概念:低标奶不等同于劣质奶、不安全奶,所以不用觉得新国标就是灾难。而对于像添加三聚氰胺这样严重违反法律和商业道德的行为,哪怕国标定得再高也无济于事。
结语:最近恰逢毕业季,大学校外的烧烤路边摊个个生意火爆。是痛批大学生们有烧烤吃比食品安全重要?还是呼吁制定个烧烤摊卫生国标?抑或认为烧烤摊食品对人体害处不如低标牛奶的细菌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