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苏丽艳 实习生熊安楠/文 丰晓飞/图
因为2000多元的赔偿款,61岁的老父亲和26岁的小儿子“扛”上了。
一次家庭纠纷,一场“混战”中的肢体冲突,受伤的父母把儿子、儿媳告上法院。判决书送达已半年,被判赔2000多元医疗费的儿子也躲了半年;偏偏老父不让小儿遁形,写下“休子书”,一口气在同安的大街小巷贴出1000多份,昭告世人“犬儿不孝”。
一个说,宁愿今后不要赡养费,只要这笔数额不大的赔偿款;一个说,给再多赡养费也心甘,就是不能给这笔赔偿款。
61岁老父亲张扬的愤懑和26岁小儿子隐忍的沉默,成为上周鹭岛众生相中最鲜明的组图。
每天花四小时贴“休书”
“休子”事件的主角老叶,出生于1948年,是一天12个小时卷着裤管在地里忙活的地道农民。他的住所,位于同安五显镇下峰村的一幢平房,和周围其他房屋并无二致,进门是天井,出门便是绿油油的菜地。偶有邻人扛着锄头路过,与在门口静坐的叶妻、58岁的老蔡,大声打着招呼。
正午的村庄,再普通不过的农家门口,有孩童的嬉闹,有饭菜的飘香。然而,就是这处天井,这幅天伦之乐的图景之中,老叶不太规整的字迹,以及贴满外墙的各种文书,显得尤为突兀。
“‘天没按甲子,人没照道理,含泪问天’,这些是我新写上去的。”一见到记者,老叶便径直介绍起来。在他手指之处,可以看到最多的,是同安法院作出的两份判决书的复印件,这些是老叶早些时候就贴上去的。一份判决书上说,老叶的小儿子小叶和小叶的妻子在2008年4月到10月间,因家庭琐事分别多次对老蔡进行殴打,导致老蔡左髌骨粉碎性骨折及身体多处受伤,经公安部门鉴定为轻伤以上,判决小叶夫妇赔偿1659.55元医疗费和营养费;另一份判决书,则判决小叶夫妇赔偿老叶医药费865.02元。
判决是今年3月份生效的,4月底,老叶第一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他躲开了。给了他半年时间,还是没等到他回来支付赔偿款。”老叶说,10月19日,村里演社戏,他第二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又让小叶溜了。
实在没办法,愤怒的老叶想到了“休子”。一开始,他只拟了一份简略的“休子书”,具述小叶的种种“不孝”,逢到镇里卖菜的时候,便把“休子书”别在自己背后。几次被乡亲邻里笑称“疯了”以后,他放弃了这种方式。12月初,他分两次到镇里复印了完整的“休子书”,一次400份,花了72元钱;一次1000张,花了90元钱。整整一周,老叶每天花4个小时以上,在同安城区、五显镇、新圩镇公路边、菜市场等热闹的地方,把1400份“休子书”一张不漏地贴了出去。
上周,记者前往同安采访老叶时,他刚刚贴完1400份“休子书”,正准备加印1000份。
“只要他(指儿子小叶)不来和解,我就会继续贴下去,活10年就贴10年。”老叶说。
引发家庭“口水战”
虽然态度强硬,在贴完1400份“休子书”后,老叶还是松了口。他表示,在他继续张贴接下去的千份“休子书”前,只要小叶肯和解,不付2000多元的医疗费也可以。而此前,他坚称宁可今后不要赡养费,也一定要讨到这笔医疗费,为的就是“争一口气”。
不过,小叶并没有接过老父抛来的“橄榄枝”。当记者将老叶的意思转达给他时,他很快否定了和解的可能。
“我没有打他们,付钱不就等于间接承认并不存在的事实吗?现在被他(指老叶)这么一折腾,我实在没话说,也没办法和解了。”小叶在电话里说。当记者按照判决书上的地址找到他目前的住址,小叶叔叔位于村口的一幢二层楼房时,小叶正在外面做涂料的活。
老叶在公开张贴的“休子”声明上说,“由于本人的儿子、儿媳妇不尊敬父母,不孝顺父母,并对父母进行殴打,造成父母受伤后不闻不问。现,我们对儿子、儿媳妇心寒意冷,故决定断决(绝)父子、母子关系”。对于“殴打”的描述,虽然有法院判决以及“村调委”证明的佐证,却是小叶始终否认同时最为敏感的部分。
老叶的描述有血有肉,甚至在大门口斜趴下来,向记者重演去年9月身体遭受伤害的一幕。但是,面对记者的求证,周围的多名邻居纷纷选择沉默。
因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脚均严重变形的老蔡也激动了起来。不过,她眼嚼泪水“控诉”的对象不是儿子,而是老叶。“休子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不承认。”虽然“休子”声明上写着真名,盖有手印,不认识字的老蔡却称自己对“休子”一事并不知情。她反复表示,打她的是儿媳,不是儿子,她同意到法院起诉医疗费,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想和儿子断绝关系。
老叶激动地指责儿子“不孝”;小叶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则多次对于父亲的“不负责任”欲言又止、含糊其辞;叶妻老蔡一面怨着自己曾经百般疼爱的儿媳无情,一面对老叶的过激之举耿耿于怀……一场家庭的“口水战”,被千封“休子书”全面引爆。
“没有谁对谁错,双方都有责任,关键是一些家庭小矛盾没有及时化解,才造成现在这个局面。”老叶的邻居和亲戚,持有相同的观点。
■侧记
老叶:曾一年没和妻子说过话
大儿子结婚后单独住在老房子,去年已经搬了新房;二儿媳娘家比较殷实,现在一家人住在同安城区;小儿子结婚后在家里住了10个月,去年9月发生不愉快的冲突后才搬出去。虽然三个儿子如今都不在身边,说起他们,老叶的话题还是很多。
“我对二儿媳和小儿媳很满意,因为二儿子和小儿子不太争气,二儿媳家里条件好,小儿媳读到初中,会说话。他们能娶到这样的老婆,很好。我也很疼。”老叶说,不过,现在反而是“最不疼”的大儿媳和他们老两口最亲。大儿子搬家后,他偶尔也会到大儿子家里坐坐,大儿子4岁的孙女则常年住在他家,由他和老伴照顾。二儿子家也去过三四次,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二儿媳说桌子不错,二儿媳告诉他,桌子要3000多元一张。
“大儿媳说要每个月给我400元,我只拿了200元,当孙女的伙食费。”老叶已61岁,平时靠种花生和地瓜过日子,好年景的时候一年也能有几千元的收入,因此,他没有向儿子要赡养费。去年春节,大儿子拿了100元给老蔡,又花了100元买茶叶给老叶。老叶说,这是他和老伴第一次收儿子们的钱。曾有律师劝他,2000多元的赔偿是小事,以后的赡养费才是关键。不过,老叶宁可不要赡养费。贴出“休子书”后,老叶称,即使自己失去劳动能力,也不会向儿子们要赡养费,除非他们主动给。
出乎记者的意料,不仅儿子对老叶颇有微词,在老伴看来,老叶也是无情的。她抹着眼泪对记者说,仅仅因为娘家弟弟一年没来看她,老叶就憋着劲一年没跟自己说一句话。
采访快结束时,老叶一面轻轻呵斥正用嘴咬罐头的小孙女,一面和我们道别。他是倔强的,甚至充满了愤懑的情绪,不过,在面对4岁的孙女时,他的表情又出现了难得的柔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人对于晚辈不加掩饰的疼爱之情。
小叶:埋头干活不理“家丑”
和小叶的通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其间多次出现停顿。他的讷言,似乎为他的隐忍找到了安全的距离。
“我没话可讲,也没时间和精力考虑怎么办。”这是小叶说得最多的话。和老叶说法不同的是,小叶称自己初中毕业后就打工自己养活自己,结婚前还把工资都交给了父亲。当然,结婚后,一方面因为收入不多,一方面因为筹备婚礼借了几万元的外债,他没有再给父亲钱。
“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连起码的关心都没有……”“没见过这样的长辈,把我们折腾得要死……”“他的为人,随便了解就可以了,两个哥哥也不是很喜欢父亲……”采访中,小叶每每欲言又止、语焉不详。在他看来,除了“看重钱”,肯定还有别的因素促使父亲的过激行为,不过,自己没时间去揣摩,也想不清楚。
妻子生了孩子以后就辞了工作,一个人打工要养活三个人。初中毕业的小叶,认为自己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做事、要生活”,没心情也没精力去管父亲的“休子书”,干脆埋头干活当没看到这样的“家丑”。
以后怎么办?小叶说,父亲的行为让他完全失去了主动权,因为这不单是钱的问题。母亲怎么办?小叶同样选择沉默,称自己现在没必要说跟母亲的关系。
和哥哥的联系,也是偶尔的,关系不那么亲,也不那么疏。小叶说,他受的苦,最多只能向好朋友说说。碰到这种事,老婆知道了,也没说什么。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越想,心里越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