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成思危:“我一再强调,我今年6月份就说,要警惕通货膨胀,预防,但不是马上就会有通货膨胀,那么当时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中国的CPI,那个时候的CPI还是负的,没有通货膨胀的危险,甚至有人说别拿通货膨胀来唬人了,但是现在看来,大家都应该承认,通货膨胀的预期正在形成。”
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成思危认为:中国通货膨胀的危险是存在的,只是资金被楼市、股市吸收,现在尚未暴露,一旦股市、楼市发生变化,通胀将是非常显著的。虽然目前看通货膨胀并不明显,但从货币投入到物价上涨是要有一个传导过程的,大概需要一年左右时间,所以当前必须警惕明年通货膨胀的发生。而对于一些企业家,他们所感知到的通胀的压力,显然更加明显一些。
今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全:“我感觉已经在我们周边了,虽然还没有非常明显的到来,但是已经在我们周边了。”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蒋锡培:“我觉得通货膨胀离我们不远,因为现在这个经济确实向好的方向发展,增长速度这么快,后面的投入还这么大,周边的国家本身在不断的通胀,我们的压力非常大。”
有意思的是,国外投行的经济学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当前通胀的压力其实并不大。
美林中国区行政总裁刘二飞:“有通胀的压力,但是我觉得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记者:“就是通胀还没有到?”
刘二飞:“还没有到,局部上可能有,但是整体,作为一个经济来讲,我觉得通胀压力还不大。”
看来多数接受调查的经济界人士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还是比较强烈的。
虽然,到十月份,我们的CPI增幅还是负值,但今年大幅增长的信贷规模,以及资产价格快速增长,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都加强了人们对通胀的预期。那么在经济界人士看来,通过膨胀会在什么时间到来呢?
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是,以目前的政策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来判断,您认为通胀何时来临?有42%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认为是明年下半年来临,有22%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通胀已经来临。另外有17%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胀将在明年上半年来临。此外,还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胀会在后年来临,也有4%的人认为未来三年通胀都不会出现,有6%的被调查老师表示无法判断。
记者:“有什么证据表明,现在通胀已经来了?”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说:“它有几个问题,一个是股市的上升,最主要是土地的价格、房地产的价格迅速上升,这导致一个现象就是可能在通胀的预期大家认为买房地产是最保值的,这是最普通的一个常识,所以我说现在通胀应该正在上行。”
相比企业家的悲观,大多数经济学家选择通胀将在明年下半年甚至近后年才会降临。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说:“因为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我们的CPI还是处于一个负增长的状态,而且到明年上半年才有可能由负变正,根据国际惯例来讲,这样的一个物价水平,很难说通货膨胀已经来临。”
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陈东琪认为,近期内不会出现通胀。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副院长、研究院陈东琪说:“那么随着经济的加快上行,CPI上行的压力也会增加,所以看时间段,未来几年的压力会大一些,第一个原因是我们的需求的形成,随着就业、收入的增长,需求的能力会增高;第二个是存货供给,慢慢地比去年比今年的消化多了,同时产生的释放也是在释放过程当中,所以供求关系会逐步发生一些变化,另一方面国际通货膨胀输入的压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强,所以看未来三五年的通胀,会比明年会大一些。”
通胀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经济将如何承受?
尽管我们宏观经济现在面临的通胀压力还不大,不过现在很多人都存在通胀预期,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大家的感受更多来自于水电油气食品价格的上涨,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来自于股市楼市的走高,而对企业来说,可能来自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是啊,大家对通胀的预期,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如果未来出现通货膨胀,最主要的诱因会是哪个呢?
我们的第三个问题是,如果通胀来临,您认为最主要的诱因可能是什么?7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货币投放过多;此外约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境外输入;还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成本推动;另外有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需求拉动。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货币投放过多是导致此次通胀出现的首要原因。
经济学家成思危说:“这是在虚拟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可能货币经济一时传导不到实体经济那去,传导到股市和房市里去了,那么股市、房市大量的吸收货币,就看不到实体经济的通货膨胀了,但是一旦股市、房市下跌,接受货币能力减弱,通货膨胀马上就会浮出水面。”
记者:“您觉得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济学家武吴敬琏说:“是因为票子攒多了,你联系到今年的货币发行数量,我不知道到十一月是什么情况,一到十月我们的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都比去年增长了30%左右,M1是32%,M2是29点多,都是30%左右,就是说票子的数量,购买力的数量增长了30%左右,商品的供应数量,GDP的增长现在大概在8%左右,从这个对比来看,总需求是大大超过了总供给。”
不少专家认为,形成通胀的原因很复杂,是多重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过,如果追根溯源,今年天量的信贷规模对推动通胀形成,可能作用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