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超级细菌”NDM-1

近日,中国分别在宁夏两名新生儿和福建一名老年癌症晚期患者样本中,检测到NDM-1耐药基因,其中,老年患者已因癌症去世,两名新生儿已治愈。疾控中心称,病因未明。 【详细】

忽如一夜春风来,随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6日通报的三起感染超级耐药致病细菌病例,我们才意识到,超级细菌来了。

超级细菌NDM-1到底是何方神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

  什么是超级细菌
  什么是超级细菌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耐药细菌知识问答》,2010年8月11日权威医疗杂志《柳叶刀》一篇文献报道发现产生“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该报道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媒体称之为“超级细菌”。带有NDM-1基因的细菌,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甲氧西林、头孢类等抗生素,因而对这些广谱抗生素具有耐药性。【详细】

   “生”于南亚,“长”于欧美

据报道,超级细菌NDM-1被认为最早出现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后来有不少英美等国的游客前往这些南亚国家接受价格低廉的整形手术,使得这种基因得以传播。有报道称,这种变种基因目前已经传播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而且在英国已经出现了5例感染死亡者。 【详细】

随即,“超级细菌”在欧美国家蔓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英国有超过70人感染,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感染人数则超过170人。比利时、荷兰、奥地利、法国、德国、肯尼亚等都出现了感染个案。在巴西,“超级细菌”已致18人死亡,183人感染。

   实际上,超级细菌是一切耐药菌的统称

超级细菌其实并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细菌的名单越来越长,包括产超广谱酶大肠埃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泛耐药肺炎杆菌、泛耐药绿脓杆菌等。 【详细】

  源于无知
  源于无知

事实上,我们对于“超级细菌”的担忧或恐慌,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其的无知。倘若不是央视在26日下午的一条新闻报道,可能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此前甚至没有听说过“超级细菌”这个词,更别说能了解它是什么东西了。

所以此时,自然而然,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超级细菌”的详尽报道。

   惑于难解

超级感染主要发生在医疗机构住院病人中,特别是机体免疫力低下、正常菌群失调的病人,感染部位通常为血液、尿道、肺部和伤口等。感染后患者临床表现与其他细菌感染没有差别,但对一般抗菌治疗无效,会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并且,由于超级细菌是一种新变异的耐药菌,国内目前还没有可以制服它的药物,因此在现阶段,如何有效地检测出是否感染“超级细菌”及如何快速地治愈,还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详细】

   归于无靠

超级细菌再难对付,终究也是细菌的一种。然而问题并不在于超级细菌本身如何,而是我们突然发现在平时生活中赖以依靠的各种抗生素,此时毫无用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才使今天我们临床常用的大多数抗生素失效,包括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匹罗、氨曲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米诺四环素等… 【详细】

  抗生素的滥用,塑造了超级细菌
  抗生素的滥用,塑造了超级细菌

青霉素的发现和提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自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有20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挽救了无数生命,时至今日仍是医生治疗感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药品。然而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许多细菌已对它的对手产生了耐药性。也正因此,抗生素使用较为集中的医院成为培养超级细菌MRSA的温床。

   在我国,每年8万人因滥用抗生素死亡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在中国,每年有8万人因滥用抗生素死亡,而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详细】

   所以,想要不惧超级细菌,请先慎用抗生素

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杀灭耐药细菌最有效的办法是避免细菌耐药,保持抗菌药物活性,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终办法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因此,要慎重使用抗生素,坚持不到药店随便购买,凭处方购药;需专业医师或临床检验后做出判断,不宜根据广告自行选药;类似感冒等日常小病,不要动辄就服用抗菌药物;一旦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不随便停药。 【详细】

结语 :在这场人类与超级细菌的特殊博弈中,人类是超级细菌的幕后推手……

新闻立场

你是否关注“超级细菌”来袭?



视频报道

不支持flash

小浪调查

你是否担忧超级细菌来袭?
担心,怕它成为下一个非典
不担心,离我们普通人很远
不好说,希望专家尽快破解

频道:新浪福建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小跨   

工作邮箱:xieming@fj.sina.com.cn

版权声明:新浪福建原创策划,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启事:锐评论系列特别策划现面向网友征集话题,有意者可将推荐话题、评论文章发至以上邮箱,我们将择优采纳——你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

微观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