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手提,脚不沾地般飞快地穿梭在田间,把从小河打上的水一桶又一桶倒进农田——小时候父辈抗旱保苗的方式如今看来,显得有些费力、费水。日前,在夏秋连旱持续之际,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农户,发现他们都有各自的抗旱法宝。
拧开水龙头,只听“哗哗”的流水声,却看不到水流出——这其中的玄妙,待工人李成照拿起伏在地上的水管,记者才看个明白:每隔一段距离,都有水一滴滴地往下淌,渗入每株西红柿根部的木屑,真是“润物细无声”。原来,前年,德化龙门滩镇苏洋村东沶大棚无土栽培基地的负责人李东升花了七八十万元,为自己的大棚装上了滴灌设施,“能节省30%-40%的水。”李东升指着半山腰的蓄水池说,该蓄水池有1000担左右的蓄水能力,平日里用大铁皮盖住,防止蒸发,即使是连旱天气,有了储备和滴灌技术,不怕解不了一时之“渴”。
一样是给土地解渴,茶农陈瑞原“不走寻常路”。他的办法是——“用沼气水就行了,既节水又节约成本!”原来,德化国宝乡政府2007年斥资50万元做起了沼气项目,这让他用上了以山脚下养兔场黑兔粪便为原料的免费沼气水,这下,浇水和施肥变成了一个步骤,“不用专门浇水,而且一年能省下30吨商品肥的钱,按每吨4000元计算,扣掉电费、人工费,省10万元不在话下。现在我的茶园用的都是有机肥,茶的质量上去了,价格也提高了。”陈瑞原直夸沼气水是“省水又赚钱”。
据市水利部门统计,截至本月5日,我市洛江、泉港、晋江、南安、石狮、惠安等沿海6个县(市、区)受旱农作物面积累计达29.1732万亩,因旱饮水困难5.77万人、大牲畜4230头。旱魔肆虐之下,全市农民并没有消极等待,除了注重日常节约用水,他们还亮出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的“新式武器”,采取机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各显神通,全力“降魔”。
□本报记者叶舒雯 张九强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