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禹门生
许多城市酝酿提高水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经有13城市上调了水价或正在准备上调水价,此举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论。而网民们很容易就把全国十几个城市纷纷扰扰要涨的水价,与陪客吃饭饮酒过量而突发心脏病死亡的武汉新洲区水务局副局长联系在一起。醉死的局长与上涨的水价,这代表了走过听证会等程序的水价虽然有着合法的外衣,但却普遍受到是否合理的质疑,涨价难以服众。(《广州日报》7月23日)
城市自来水价格涨声四起,就此轮水价上涨的动因来看,除了供水企业在听证会上反复提到的成本提高和利于资源节约外,还有“洋水务”的介入和供水企业管理成本的居高不下,都是推高水价的重要因素。而其中最让公众反感的就是供水企业管理成本太高,许多不应该由消费者负担的费用,如管理人员挥霍公款等费用都计入了管理成本,而构成了水价由所有消费者买单。
供水企业作为垄断企业,企业机构臃肿,超过半数的供水成本属于管理费用。水务局长醉死一事,就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局长喝的酒应不应该计入了水费成本?
在此情况下,人们对自来水涨价自然很反感。不管供水企业涨价程序如何合法,最终是消费者为涨价买单。所以,在水价上涨这个问题上,广大消费者的意见基本一致的:涨价可以,但要涨得明明白白,不能是一笔含糊不清的糊涂帐!
城市供水企业作为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垄断性企业,一直过着旱涝保收的日子,企业人数众多,经营管理成本高企,企业员工享受着垄断带来的高福利、高工资。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出来的供水成本,是无法体现真实的供水成本的,凭此作为水价上涨依据也是不科学的。此外,供水企业称,供水成本提高导致企业效益不好,这也只是供水企业自己计算的,并没有经过第三方会计机构去核实,更没有人去剔除那些不应该由消费者承担的附加成本。
水价里面到底被摊了多少附加成本,哪些该由企业自己负担的?哪些该由消费者承担?如果这笔帐不算清楚,即使你拿着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提高水质等涨价理由,通过“合法”的听证程序,要求提高水价,都不能使广大公众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