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但经济繁荣并不意味着民众福利的同步增长。相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却在悄无声息间吞噬普通民众的财富。
发改委专家刘福垣说:“中国要想成为强国,必须有三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物价上涨是拉动内需的一个反应,无需着急。”
……
“贵”族时代小人物的生活历程,或多或少,你我心中,有同样的感触。
2010年,让我们记录5个关于“涨”字的事……
受CPI指数居高不下影响,粮食、食用油、猪肉、水果价格持续攀高。物价飞涨的2010年诞生了一个个网络流行语:蒜你狠、豆你玩、辣翻天、油你涨、姜一军、糖高宗、苹什么……
一斤4块钱的小白菜、一斤4.6的上海青……超市里惊人的菜价,让买菜的大妈们纷纷表示压力很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使得普通市民都成了惊弓之鸟。
渐去的2010年,被经济学家视为宏观政策主导的一年。这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尤甚。但在国家统计局2010年初至11月的全国70大中城市房价统计中,没有任何一个月出现价格下行。即便是在政策集中释放的4月—5月份。
关键之一,便是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在土地财政的收益前,调控房价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依靠着“国有”这个尚方宝剑轻轻松松闯进世界五百强的中国各石油集团,充分享受了定价权带给他们的好处,把上涨1元下降1毛的“浮动式油价”游戏玩得炉火纯青。
而民众对油价涨声不断的抨击,石油巨头们自然有回击的妙方:2010年福建油荒的闹剧,再一次大家知道了,什么叫发言权,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常常有网友在论坛或微薄上晒工资,并一度成了“比可耻”的大赛。而在2010年,这种略带轻松挪揄逐步在变得愤怒。
物价的上涨却造成了民众实际收入严重缩水,在这样的态势下,欣欣向荣的工资上涨数据却再次成为有名无实的政绩依据。而实际的情况是,工资并没涨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