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来了!厦门2000家“黑旅馆”将转正

日前,国务院网站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点名“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并将其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将在多维度给予政策支持。对于厦门那些长期受“黑户”困扰的民宿业者而言,这显然是个好消息。

这两天,一篇名为《今天,公寓终于有了说法》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曾厝垵文创会理事长宁军转发并配文:“黑旅馆”将成为过去!

日前,国务院网站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点名“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并将其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将在多维度给予政策支持。对于厦门那些长期受“黑户”困扰的民宿业者而言,这显然是个好消息。

厦门是国内知名旅游城市,民宿业发达,但2200多家民宿绝大多数是“黑户”。业者希望,《指导意见》的出台,能加速为民宿业“正名”,让他们“有证可依”。

厦门2200多家民宿 仅130多家合法

小陈是漳州人,2年前,他花了80多万在曾厝垵投资了一家民宿。如今,生意虽然正常经营,但他一直有一块“心病”:没有正规的民宿经营证件,经营起来始终很尴尬。

据曾厝垵文创会理事长宁军介绍,当前,曾厝垵共有民宿310家。“按照相关规定,这些民宿大多数都已取得营业执照,但民宿登记证还在申请中,尚无明确结果。”宁军说。

在以旅游闻名的厦门,目前生存着2200多家民宿。记者从厦门市旅游局和各区旅游局的反馈情况中获悉,目前,岛内的民宿较多集中在鼓浪屿及环岛路上的曾厝垵、黄厝、钟宅等区域。岛外的同安汀溪镇、莲花镇、顶上村等,也陆续出现农民自建房改民宿的情况。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这些民宿绝大多数都是“黑户”。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旅游系主任助理黄邦恩曾做过一项调研:厦门的家庭旅馆,除了鼓浪屿上有130多家属合法经营外,其余的家庭旅馆,都属于证件不齐或无证经营的状态。

花一两百万改造 还是办不下证件

对于被指“黑户”,不少民宿业者都直喊“无奈”。

鼓浪屿民宿业者黄先生说,他们其实都想办证,但就是办不下来。“之前,为了能办下证件,我们积极改造,加了消防设备,也对电路进行了改造。前后共花了一两百万元,最后还是办不下相关证件。”

厦门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当前的政策,厦门不少民宿业者都“先照后证”,办理了营业执照,但后续能否办理民宿登记证件,还要看其它手续能否通过。“如果全部通过,我们会给予办理。”

据媒体报道,要办一个合法民宿,必须要有商事登记、消防、公安特行、卫生、环保、税务等证照。但当前,不少民宿仍不符合相关规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曾厝垵为例,当地几百家民宿,基本是由当地渔民的小楼改造而成的。“这些小楼年代久远、房间数量少、硬件配套不够规范等,很难通过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的审批和验收,因此无法办理证件。”

管理措施渐成型 “黑户”将成历史

对于家庭旅馆的尴尬“身份”,家庭旅馆经营人士希望,厦门能设定统一的行业准入标准,早日让家庭旅馆“身份”合法化。

实际上,厦门市有关部门也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尝试解决。今年6月,厦门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厦门市关于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农民利用原有自建房作为民宿使用,参照出租房屋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持有效证件办理入住登记手续,场所提供住宿规模不得超过15间。

目前,各区已根据这一文件开始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但还在“初稿”阶段,尚不方便对外透露。

而宁军认为,日前出台的《指导意见》将加快为民宿业“正名”。“此次中央文件直接指出积极发展短租公寓和民宿,可以预见,相关的对于短租公寓和民宿的法律界定及行业规范将出台,‘黑旅馆’将成为过去。”

个性化民宿 未来或吸引更多投资者

来自厦门旅游部门的数据,今年1月—9月,厦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62.81万人次,比增13.56%,旅游总收入608.79亿元人民币,比增16.37%。与此同时,来厦旅行的背包客、文艺青年等比重不断增加,他们对个性化住宿的要求也更高。

随着厦门地铁的开通以及岛外旅游市场的开发,未来,岛外部分有特色的区域,也有望引入大量民宿投资者。“如海沧的院前村、翔安的特色渔村等,游客既可以领略原汁原味的闽南风情,也能吃上新鲜的海鲜,这对他们吸引力也会更大。”鼓浪屿家庭旅馆协会创会会长许一心表示。

(来源:闽商在线综合海西晨报、台海网、中国日报等)

版权声明:本文由闽商在线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闽商在线(微信ID:minshangol)——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