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福建侯官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的译著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启蒙译著。严复的翻译考究、严谨,每个译称都经深思熟虑,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严复未曾信奉过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所知也有限。然而,在社会主义思潮进入中国并传播的过程当中,没有人比严复所起到的作用更为关键。

严复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因专业成绩优异而被遴选为教习,1880年奉调天津水师学堂,并长期担任“总教习”。在天津度过的20年,成为严复一生最辉煌的时期。之后因工作关系,严复又多次来天津,因此他自称是“三十年的老天津”。

从1880年到1900年,严复一直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

李鸿章看中严复将其调到天津 北洋水师任职

严复1867年考入左宗棠、沈葆桢等创办的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学习五年毕业后,在军舰上实习。1877年被派往英国保穆士德大学,不久转入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海军专业。1879年毕业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严复被李鸿章看中调到天津,在新创办的海军学校——北洋水师学堂任职。 【详细】

严复给学堂带来了现代海军思想

严复的到来,给北洋水师学堂带来了西方现代海军管理思想和教学理论。由于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有方,加之对李鸿章曾有所表示,因此他由总教习(教务长)、会办(副校长),一直升至总办(校长)。

美国人马汉世界海权论的著名创始人,严复最早接触到他的著作并将之传播到中国,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海权思想。【详细】

北洋水师学堂培养了很多人才

严复任总办的北洋水师学堂曾被时人推崇为“实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舰之本”。作为一所新式海军学校,该校20年间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人才,如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以及北洋大学教务提调王劭廉(同时兼任直隶学务公所议长、直隶咨议局议长)、著名翻译家伍光建等。 【详细】

严复小传
严复小传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在复法运动中,严复是一个反对顽固保守、力主复法的维新派思想家。他不仅著文阐述维新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而且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时代必进,后胜于今”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众评严复
众评严复

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

梁启超称赞严复“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

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

胡适称赞“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穆勒名学》、《名学浅说》、《法意》、《美术通诠》等西洋学术名著,成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 严复认为国家真正的强盛不在武备,在于心态和制度,只有人民的智、德、体强,才是一个国家的真强大。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反对顽固保守、力主复法的维新派思想家

在复法运动中,严复是一个反对顽固保守、力主复法的维新派思想家。他不仅著文阐述维新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而且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代必进,后胜于今”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戊戌变法后,他致力于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说及自然科学著作,是一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详细】

呼吁变法 重视妇女教育

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则必然亡国。而变法最当先的是废除八股。严复历数八股的危害: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曰锢智慧”、“其二曰坏心术”、“其三曰滋游手”。

严复主张多办学校,他曾论述西洋各国重视教育,对“民不读书,罪其父母”的强行义务教育表示赞赏。【详细】

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他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恃人力。总之,西学“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 【详细】

不支持flash
严复故居
严复故居

从南后街的郎官巷口进入,踏着青石板,走不到50米就是严复故居。

郎官巷的故居是严复晚年生活的地方,当时的福建省督军兼省长李厚基得知严复要从北京回福州的消息后,为其购置了该房产。严复从1920年底回到福州后就居住在这里,直至1921年病逝。

甲午年之后,严复在中国思想界的异军突起,影响了一大批的知识分子。使许多拥护改革而又看不清改革方向的知识分子有了思想上的依归。世纪末的动荡中国,严复用《天演论》告诉人们,唯一不变的,唯有变化本身。这种变化绝非治乱之间的简单循环,而是一路前行,不可遏抑。

《天演论》在近代中国影响如此巨大,主要因为它为近代中国的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和思想资源。

严复在《直报》发表《原强》

严复在《直报》发表《原强》

《原强》:用历史进步观取代历史循环论

1895年3月4日至9日,严复又在《直报》发表《原强》一文,提出了一个标本兼治的变法图强方案:“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如俄国所为是已。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所谓“标”,即收权练兵;所谓“本”,即开启民智、丰裕民力、教化民德。 【详细】

《辟韩》:打造君、民平等的民主新道统

严复如此尖刻地讽刺,目的是要推翻韩愈对君、臣、民关系的界定。严复说:民乃是迫不得已,才设立君与臣,民设立君与臣的初衷,是要君、臣担当起“卫民”的职责。老百姓一起生活,存在着“相欺相夺”的矛盾和危险,所以设立、供养一个“君”来解决问题;“君”不能独力治理,于是选出一些“臣”。民众缴纳赋税供养君、臣;君、臣为民众“锄其强梗”,这是一种平等契约关系,绝非韩愈所谓的什么“圣人出而救万民于水火”。【详细】

翻译《天演论》 将进化论引入中国

维新变法正处关键时刻,《天演论》的正式出版,犹如狂飙突起,使人惊心动魄,深受震撼,以致近代中国思想界的风潮竟为之一变。一本不过几万字的译作,居然能引起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和思潮剧变,的确令人叹为观止。人们不能不佩服严复先生目光如炬,在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西方思潮中所“精选”者总能切中近世中国之“要害”,因此在汗牛充栋、数不胜数的西方典籍中所选译的那薄薄几册,却都影响重大,引起中国思想界长久且剧烈的震荡。【详细】

严复年谱
严复年谱

1866年放弃科举考试

此年严复父亲病逝,他也停止在私塾的学习,放弃考科举的“正途”。然而20多年后,由于希望接触当权高官,转移风气、传播新学,他又重新走上科举之路,不过最终不第而归。

1879年毕业于伦敦皇家海军学院

严复希望寻求新的教育改良,便进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几年后赴英国学习海军技术,并对西方政治制度和哲学思想产生浓厚兴趣。回国后,被聘为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教习。

1896年创办俄文馆

1896年6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密约》。天津俄文馆就是在清政府这种亲俄外交政策下创建。严复虽然创办了俄文馆,但始终为中国的命运焦虑。

1897年《天演论》发表

严复做了大量的外国图书、文章翻译工作译,但是对照翻译与原著,你会发现有时完全是两个内容,有些东西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为了中国的现代化,严复会将很多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译文中。

1900年创办“名学会”

“名学”为“逻辑学”的旧译。严复开“名学会”并宣讲名学,着手翻译《穆勒名学》(原名《逻辑学体系:演绎和归纳》),将西方逻辑学引入中国。

1904前往英国交涉开平矿务局事件

严复主张中国兴修铁路,应以商办为主,设立中外合资的股份制公司。他建议政府既应采取灵活政策有利于商民自由经营,又要保持中国的主权。

1906年任复旦公学校长

自复旦公学初创担任董事,到后来充任监督,严复对复旦早期的发展做出不少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将私立复旦朝向官办化发展尤有功绩。

1912年任北京大学校首任校长

严复写下《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他认为:办大学既为造就人才,也为“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如果一定要说哪个思想家影响最大贡献最多,大约非严复莫属。严复通过翻译将西方近代各种各样的思想传入中国,还有他那极具批判意识的言辞,深刻触动了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敏感神经,极大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是我国首倡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他一生献身于译介和传播西方思想文化的事业,成为中国“介绍近世思想第一人”,其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世界意义。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