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没念完的他,如何成为首富级人物?

陈发树出生在福建安溪的农民家庭,只上了四年小学,便辍学打工,当时开着三轮摩托跑货运的陈发树盘下了一个8平米的小店,后来被他变成了名震一方的零售巨头——新华都。而他是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的?

  作者:华商韬略丨华商名人堂 熊剑辉

  1988年,一家杂货铺老板破产,把8平方米的小铺子盘给了当时开着三轮摩托跑货运的陈发树。之前没有做过零售的陈发树接下了,这一接,也成了他人生的关键变数。

陈发于“树”

  现年55岁的陈发树出生在福建安溪的农民家庭,只上了四年小学,便辍学打工。

  21岁那年,陈发树在一个木材商的带路下,走了趟大城市——厦门。这是他改变命运的第一个大动作,也是他精心谋划和争取来的机会。他帮那个木材商干了活,但却不要钱,只要跟着去一趟厦门,而他没有告诉木材商的是,他去厦门不是去玩耍,而是要了解这个木材商到底怎么做生意,把木材卖给了谁。

  摸清了木材生意的门路后,陈发树壮着胆子跟厦门一家公司签了份运输木材合同。然后,他拿着订单找林场,空手赊了批木头运到厦门,转手赚了1000多块——这相当于当时城里人一年多的工资。

  多年后,陈发树仍津津乐道于他当年这个“订单为王”的策略。他说,做生意,不怕没资金,就怕没想法。

  之后,陈发树的木材生意越做越大,从汽车运变成火车拉,他也渐渐成了当地最大的木材商。1986年,他干脆在厦门买了房、安了家。

  进了城,陈发树开始寻找新机会。他把房子抵押后买了辆三轮摩托,带着两个弟弟帮杂货铺拉货。结果,一家杂货铺老板赌博败家,最后决定把铺子盘给陈发树。

  陈发树此前没做过零售生意,但他也没办法,只能把铺子接下了。

  这个8平米的小店,后来被他变成了名震一方的零售巨头——新华都。

流年不利

  到1997年,陈发树已把厦门的杂货铺,做成了闽南最大的民营百货企业。但从1997年开始,一路顺风顺水的他,开始接连走霉运。

  一是公司里亲朋太多,以致于影响到正常的运作。早年创业,乡里乡亲来投奔,大家抱团打天下,结果公司大了,问题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爆发。陈发树认识到再这样下去,辛辛苦苦建立的事业会被毁掉,于是大刀阔斧改革人事,结果一帮亲朋老乡整天跑来哭诉,让他不得安宁。

  二是一笔买卖让他受了大损失:有个“湖北佬”跑来找他订购一批工程机械,还付了100万定金;“恰好”又有个“湖北佬”手头就有这么一批工程机械,让陈发树“撞”见了。秉承着“订单为王”的发家策略,陈发树没多想,6000万一口把货拿下。

  等他转身去找那个订货的人,鬼影子都看不到了。 

  面对棘手的问题,陈发树也是忧心忡忡,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但最终,他都想出了办法,而且把老问题变成了新机会:百货这边,他提拔一堆能干的非家族骨干,给予他们足够的授权,让他们去替自己巩固好大后方;工程机械这边,找不到下家,他决定自己把机器用起来。

  带着6000万的工程机械,陈发树跑到浙江、江西找矿山、接项目、开土方。后来一个偶然,他联系到闽西上杭一个叫紫金矿业的穷矿,这个矿刚拿到开采权,但穷到没钱买机械搞开采。陈发树刚好有机械,于是轰隆隆就把机器开进了紫金的矿山。

  不过,陈发树依然烦恼不断。转过年来,一起创业的弟弟陈晋江闹着要分家,兄弟二人把“华都”的品牌拆了,陈晋江的叫“大华都”,陈发树便叫“新华都”。但分家后,凶悍的陈晋江杀向房地产,最后资金链断裂破产,反而没牵连到陈发树。有人说,陈发树算得上因祸得福。

  闯过了这些坎,新华都发展得稳稳当当。但接下来将发生一串猝不及防的事,硬生生把陈发树“逼”成了福建首富。

被老天逼着发横财

  1999年,福建上杭县紫金山。几个投资商在崎岖的山路上被颠得七荤八素,草草看了眼这个叫紫金矿业的地方,再也没有回头。

  没有人愿意把钱砸到这个路都走不通的贫困县,更没人看上这座被地质部判了“死刑”的贫矿,除了不信邪的紫金矿业总经理陈景河,还有被深度套牢的陈发树。 

  1997年,陈发树把他的工程机械开到紫金山,以为自己找了条好出路,但一度却是雪上加霜,更加麻烦。那时矿业不景气,紫金矿业又是出了名的贫矿,只有陈景河认了死理说这是座“大金山”,玩命地挖矿搞攻关,结果欠了陈发树大笔工程款。

  2000年,紫金矿业搞股份制改革。陈景河带队到香港、深圳拼命“忽悠”,也没有拉来投资人。据说,福建省政府有领导出面跟陈发树打招呼,结果新华都转债出资4800万,欲哭无泪地拿到了紫金矿业33%的股权。

  陈发树只能跟手下人暗叹:“就当赌一把了!”

  结果,这个又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再次成为陈发树财富暴增的通天之路。

  就在陈发树下完“赌注”后,剧情发生神反转。陈景河在技术上终获突破,紫金矿业从5.45吨的可采储量暴增至200吨,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金矿”,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更好的“运气”还在后头,2002年开始,国际金价从270美元狂飙至最高1900多美元,一飞冲天。当初陈发树这笔无奈的投资,转眼成了无价之宝。

  2003年12月,紫金矿业在香港上市,反复转赠股票,股本翻了10倍。2008年4月,紫金矿业回归A股,陈发树已持有股份21.78亿股,以上市第一天8.6元的收盘价计算,市值就达180多亿,8年的投资收益翻了将近400倍!

  因为这笔横空出来的暴利,陈发树一跃成为福建首富。这也不由令人感叹,人的命运有时候真的是很神奇,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运气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

  但话说回来,纵观陈发树两次无奈的事业与财富爆发,挡不住的运气都有一个大前提:你要敢接,而且接得住。倘若他不愿或者不敢接那个铺子,也不愿或者不敢接受紫金的股份,那么这一切,便会重写。

  巨大的成功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偶然的转折点,但这个转折点上的人之所以能走向成功,背后都有必然的原因。偶然背后有必然,这大概也是所有大成功者的共同特征。

当“陈菲特”遇到“唐皇帝”

  陈发树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炫富,少言寡语,行事低调到连个秘书都没有。但做起事情来,他思维清晰,处置果断。有人称他办不到的事不说,办到了的事也不说,是典型的“闷声发大财”的人。

  但2008年4月15日,陈发树却搞出一个大新闻:宣布豪掷10亿“转会费”,将中国最著名的职业经理人、人称“打工皇帝”的唐骏纳入麾下,邀请其出任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

  高调的唐骏和沉默的陈发树在一起,让新华都立刻赚足了眼球。 

  作为昔日的微软(中国)总裁和盛大总裁,唐骏成名极早,曾被认为是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标杆。2007年,唐骏和陈发树在一场饭局上偶遇,竟一见如故。沉默少语的陈发树一反常态,跟唐骏痛述创业家史90多分钟,力邀请他加盟新华都。据说唐骏仅考虑了20秒,两个性格迥异的男人就走到了一起。

  陈发树因何看上唐骏?人们可能很难确切得知。但唐骏一番高调表态,或许能从侧面得到答案,他声称要将自己的老板打造成“中国的巴菲特”,并实现新华都旗下3-5家企业成功上市。

  实际上,陈发树做投资多年,却简朴得像个大散户,秘书、投资团队统统没有。如今,陈发树手握新华都、武夷山旅游等一票企业,把它们整上市才是正途;紫金矿业部分套现后,数十亿资金投向何方,也需要个得力的“助攻”。而曾经将盛大推上纳斯达克、极具资本运作经验的唐骏,显然有助于实现新华都从实业向资本转型的战略梦想。

  唐骏加盟后动作频频。据资料显示,2008年6月底,新华都收购被誉为“中国彭博”的港澳资讯;7月底,新华都在A股上市;2009年5月,陈发树接手青岛啤酒7.01%股权;9月,签下云南白药的股份转让协议;10月,宣布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会……

  一时间,人们被新华都的新闻刷了屏,更慨叹明星经理人给民营企业带来的巨变。2010年,唐骏在一次发布会上高调表示:去年,我为新华都赚了30个亿。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但阴差阳错下,陈发树却已经掉进了两个“大火坑”。

“陈秋菊”打官司

  2009年5月7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65层的新华都会议室。陈发树、唐骏与百威英博的代表签下转让青岛啤酒7.01%股权的协议,陈发树成为青啤第三大股东。

  这笔交易立刻赢得了满堂喝彩,当时不少人忧心日本朝日啤酒将其拿下,使青啤姓“日”。结果陈发树捷足先登,可谓名利双收。 

  此时,陈发树与唐骏的工作配合已有了默契。通常,陈发树定好投资意向,然后由能说会道的唐骏出面沟通、谈判、确定细节,最后陈发树拍板签字。

  4个月后,当唐骏同样拿来云南白药的股份转让协议时,陈发树大笔一挥,结果却出大事了。

  2009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提出“清理非烟资产”的战略,促使云南红塔做出决定,转让其持有的6581万股云南白药股份。“陈菲特”得知消息后非常兴奋,他对云南白药了解深入,其拥有“保密配方”这一“护城河”,又在进军牙膏、创可贴等快速消费品领域成就辉煌,是极其符合巴菲特长期投资理念的标的。

  于是,在唐骏的斡旋下,陈发树与红塔迅速接触。唐骏曾用传奇般的口吻叙述道:“整个收购过程,我们只跟红塔方面见了一面,我花了10分钟时间读了一下股权转让协议,觉得没有问题,就让陈总签字了。”

  但最后,问题却大了去了。

  当时,红塔的代表提了诸多苛刻条件:要先支付2亿保证金,要5日内完成22亿转让款的支付,要一年半内不减持,要5天内做出决定等等。最要命的是,里面加入了要“相关有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这一条款。陈发树、唐骏都觉得,这不过是走个形式,不是事。他们连律师都没请,签完协议,转手就把22亿给红塔全打过去了。

  然后,就石沉大海没了消息。

  没有人觉得红塔会违约。陈发树很纳闷,开始不停催促红塔办理股权过户,得到的答复始终是“正在等待上级单位审批”。直到800多天后,得不到股权又拿不回22亿退款的陈发树忍无可忍,将红塔告上法庭。

  一审官司败了,陈发树付出了高达1690万的诉讼费,得到的唯一消息就是:云南中烟早在2009年12月2日就把申请提交给了中国烟草总公司,但直到2012年1月17日中烟才批复“不同意”,理由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因为,云南白药涨了。 

  现实就是如此,虽然2009年后股市走熊,但云南白药却像打了鸡血,到2012年初,这笔当初价值22亿的股权竟涨至30多亿。陈发树认为这简直岂有此理,要是股票跌了又算谁的?之后,他不断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却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当成“信访群众”打发了。

  所有人都劝陈发树要回本金拉倒,但认为“有理走遍天下”的他犯了倔,非要把官司打到底。2014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红塔向陈发树返还22亿元本金及利息,驳回陈发树的其他诉讼请求。

  除了耗费掉3400多万的诉讼费和5年的时光外,陈发树一无所得。

  民营企业家们戏称陈发树是“陈秋菊”,法律和经济专家们则各自为陈发树叫屈鸣不平。但这都于事无补,因为陈发树还有个更大的麻烦——他早把云南白药的股权给捐了。

尴尬“慈善门” 

  2013年1月28日,“打工皇帝”唐骏挥手告别新华都。此时,云南白药的官司依然悬而未决,而陈发树刚从“慈善门”的舆论漩涡中暂时平复下来。

  据有关报道显示,陈发树早年就曾有善举。1992年,身家百万的他就捐资33万,打通了一条从老家安溪到厦门的隧道,造福乡里。而新华都的LOGO,也是大写的“井”字中间镶着一颗心,意为“喝水不忘挖井人”。

  待到身家过百亿后,陈发树考虑捐出更多家资,享受壮年捐献的成就感。起初,他只知道能捐给红十字会、慈善总会这样的机构。但唐骏来了之后,他建议陈发树像盖茨一样,搞一个慈善基金会。

  当时,“盖茨基金”红遍全球,唐骏特意跑到盖茨基金会去取经,了解到其一个成功核心是搞股权捐赠,这样不仅能让慈善基金保值增值,还能把慈善事业做得长久。

  能有这种好事,陈发树当然一口答应。

  2009年10月20日,唐骏、陈发树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会”。会上,唐骏公开宣布陈发树将捐出个人持有的价值83亿元的股票,其中就包括他们已经付了股权款、还没过户到位的云南白药的股份。 

  83亿的数字实在太过劲爆,这意味着中国最大的民间慈善基金会横空出世。有人大声叫好,也有人公然质疑。特别是之前陈发树减持紫金矿业套现30亿,有人将其联系起来,称陈发树醉翁之意在避税,虽然两者没任何关系。

  但很快,唐骏、陈发树将撞在一堵真正的硬墙上,那就是中国的法律。

  根据规定,民间组织成立必须挂靠政府部门,否则只能登记为企业,照章纳税。陈发树捐了市值83亿的股票,就要先交20多亿的企业所得税;剩下62亿的基金运作,每年产生的收益要征25%的税;此外,每年用于公益事业的支出,不能低于上一年余额的8%。照此下去,很大一部分钱都交给了税务局,基金会难以长久运营。

  另外,陈发树最初承诺捐出的云南白药股票,也因为那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化为了泡影。这让他的慈善也被众说纷纭,甚至一度质疑多过肯定。

  一件好事不但没有得到好报,甚至还惹了一身的骚,陈发树是什么心情人们不得而知。但从客观事实看,他对慈善的坚持依然还在。如今,他已默默地创办了“福建省发树慈善基金会”,在聚光灯之外继续着自己的事业与慈善。

  几个月前,他还向北京大学捐出了1个亿。

文章来源:华商韬略 转载请注明出处,盗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