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拜巧”

来源:三明日报  2018年08月17日16:59

  >>>点击进入三明频道 体验更多精彩

http://smrb.smnet.com.cn/smrb/20180817/046d8185daedd62a8fc49a38c16b1909.jpg

  ●严明清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宁化人在七夕前一天即七月初六有一个“拜巧”的民俗活动。宁化人“拜巧”,以儿童为主角,以乞巧为主题,以文化为背景,而“拜巧”三部曲的帷幕进入农历七月就拉开了……

  第一幕是“巧姐鞋”的制作。为了七月初六的“拜巧”,节日前几天,各家各户的孩子们就开始了“巧姐鞋”的制作,从一些书香门第借来了“巧簿”。所谓的“巧簿”,实际上是本画册,里面有几十上百页可供临摹的图案。诸如“状元拜塔”“状元骑马”“天官赐福”“福桃寿星”“秋实石榴”“鲤鱼跳龙门”“嫦娥奔月”“观音坐莲”“玉兔”“梅花鹿”“老虎”等等。然后,裁出一张比毛巾略大、长方形的玉扣纸,并像毛巾一样对折起来,放在准备好笔墨颜料的案桌上,再从“巧簿”上选出自己心仪的两幅图案,分别临摹在对折的两面玉扣纸上。水墨画挥就,孩子们便在两幅画的折痕中间剪出一个拇指大小的半月形,在折痕里面穿过一根筷子粗细的小棍子,在棍子中间系上一根一尺多长的苎线,把线从半月形中穿出来,另一端系在一根一尺多长的小竹竿上,这样就可以像灯笼一样提在手上了。因为日后有三元及第、金榜题名,或平步青云、仕途通达的希冀,孩子们还会用红纸剪出两双“红鞋子”,系在画页折痕中的半月形上。这样,一个犹如小旌旗的“巧姐鞋”就完工了。兴趣所致,孩子们一般会做出3至5个不等的“巧姐鞋”来。

  第二幕是米粿的制作。“拜巧”之所以让孩子们由衷地期待,是因为“拜巧”还需做米粿,它是“拜巧”的主要供品之一。“拜巧”的米粿不仅好吃,它的制作也饶有趣味。首先要把粳米浸泡好,然后磨成米浆放在锅里熬成粿团。粿团可以揉进糖亦可不揉糖。因此,米粿有甜的也有不甜的。做米粿分成两大类:一类做成包馅的“巧桃”。它需要事先把红豆煮烂捣成豆沙,掺进红糖成为豆沙馅。然后将一小块粿团捏成皮包进豆沙,做成锥形比荸荠略大的“巧桃”。另一类是将小块小块的粿团塑造成形状各异、生动形象的小米粿。这类小米粿有的是用“粿印板”把一小块粿团压模印出来的,一般为圆形,图案有“福、禄、寿、禧”等字样;有的是直接用手搓出来的,形状分别有小枣形,“7”字拐杖型,“8”字长条形。做粿的时候很有情调:一家老小围坐在簸箕旁,手中的粿团想捏什么就捏什么。孩子们一会做个大公鸡,一会做个小白兔,一会做个小寿桃,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做好的米粿蒸熟后,各家的女主人会盛好几碗,让孩子们送给左邻右舍品尝。

  第三幕是“拜巧”仪式的举行。“拜巧”仪式既庄重肃穆又生动有趣。首先进行场景布置。在宁化,只要是有规制的老宅,打开大门就有上厅和下厅,上下厅之间有一天井相连。在上厅中轴天井的边缘置一张八仙桌,在靠近天井的八仙桌的两个脚上分别绑上一根当天从山上砍来的2-3米高的“巧竹”,并把它们的尾巴拢在一起形成一个拱门,然后在拱门上挂上早已制作好的“巧姐鞋”。接着摆上各色供品,有事先做好的米粿,还有花生、鲜枣、龙眼、麻酥、糖果等等,再摆上文房四宝,居中的是那一摞醒目而又略显陈旧的“四书五经”线装书,还有缝衣针和七彩丝线等。在供桌前的地板上,错落有致地放置了几个稻草蒲团。晚饭后“男乞文,女乞巧”的“拜巧”仪式开始。先进行的是“男乞文”活动。家有当年入学的孩子沐浴更衣后与其他孩子一道步入厅堂,父母早已为他们点上了一对红蜡烛。在沐浴更衣者的带领下,孩子们依次焚香,心中祈愿,祷告神灵。而后,手拿一本经书,端坐蒲团,一丝不苟地默默诵读。时至一炷香,孩子们起身,走到供桌前行鞠躬礼并恭敬地把经书放回原处。接下来进行的是女童们的“女乞巧”活动。在场的女童拿起彩色的丝线和缝衣针,比谁更快将线穿过针孔,最快者为“得巧”,寓意女童心灵手巧。两项活动完毕,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系在“巧竹”拱门上的“巧姐鞋”解下来,拿到天井的火盆里对天焚烧祈祷。仪式结束后,孩子们接过父母从供桌上分给自己的礼物飞奔出门、扬长而去。

  一年一度的“拜巧”在“巧姐鞋”成为灰烬的火光中落幕了。第二天,孩子们的心里不免有一种甜蜜过后的落寞和怅然。如今,一年一度的七夕“拜巧”没有了,却还在我一年一度的梦里延续: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两边是清中晚期的民宅,一群孩子坐在老宅的门前,述说着“巧姐鞋”上“状元拜塔”的故事。

载入中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七夕“拜巧”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