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缝里长出的故事

  ——追风打卡永泰县万石村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俯瞰万石村

  天寒地冻,冷风凄凄,挡不住福州年轻人赏梅、品农家美食的热情。我不服老,1月10日也随着年轻人奔赴到永泰县万石村追风打卡去。

  追风打卡

  下葛岭高速进入省道,大约10分钟,就到了临近万石村的大山脚下。年轻人把车停在了路边的小停车场。他们要徒步沐浴阳光,登山赏梅观景去。一问,要近一个小时的山路,我只好“忍痛”告别,独自开车上山。

  红梅不惧寒

  开头的路程,山路虽陡峭,但路面还好,可以交会车。到了溪洋村与台头的交界点,路就开始窄小了。我犯难了,是前进还是后退……这时后面来了一辆豪华七座车,下来一小伙子,见我带着相机,热情地招呼:是去万石村拍照吗?走,我们还带几个女模特。我一听就兴奋了,二话没说跟上了。

  只把春来报

  路越来越窄,要是对面来车怎么办?约1公里的窄路,弯道多,路陡,要想倒车真是难上加难啊。我真怀疑李白的蜀道难是否写错地方了。我一边开车,一边想着:这样的小路可以留着,一则可以保护原生态,二则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对小山村更有神秘感。游客只要把车停在前面的小停车场,然后乘坐村里的马车或轿子进来,更具有旅游兴致。道路的悬崖边上还出现告示牌:悬崖陡峭处,车辆慢行。我感激这样温馨的提醒,放慢了速度,等到我的车开进村子,放眼望去,真是没有白来:白蒙蒙的一片,整个村子仿佛都浸染在梅花对寒冬的咏叹里。她们用枯瘦刚劲的枝条,点缀着一朵又一朵青梅、红梅,在深山峡谷里,舒展着自己的风采。

  村里的民宿

  据一位40多岁中年男子介绍,早在他懂事的时候,就已经漫山遍野的梅树了。看来,这里的梅花除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品质外,她们还用自己的果实,为这里村民奉献上了精美的青梅酒、梅果等美食;还用她们的经济价值助力村民走向致富的道路。

  远道而来打卡的游客

  等我回过神来,前面的年轻人早已不见踪影了。我知道,他们把笑声、倩影隐没在梅花的海洋里。我还是不要去打搅他们的兴致。

  腊梅迎春

  采访才是我此行的真正目的。

  石头村由来

  听说记者来采访,村民们热情又健谈,他们谈了几个版本的石头村的由来——

  官方版本,这是在网络上可以看到的。说这里土地肥袄,粮食产量高。年产量在万石以上,所以叫万石村。在村里我基本上看不到良田,村民说多数人不种粮食了,改种梅树。要按这种说法,是否应该叫“万梅村”呢?

  点点红梅闹村来

  村委干部陈兰娇说,传说中,一天一位天人路过此地,见漫山遍野怪石嶙峋,碎石遍地,心想这样的环境让村民怎么讨生活?出于爱心,便想把这些石头赶走。正想做起法事时,看到小溪流边上一位女子在洗木炭,感到惊讶,他俯身问这女子:炭怎么能洗白呢?女子头也不回地说:我不能把炭洗白,你能把石头赶走吗?天人低头一看,这女子不是别人,而是观音。知道自己功力不够,无奈地摇摇头走了。从此这里更是石头遍地。解放前这里没有村名,解放后才根据这里的地形特点,取名叫:万石村。

  朴素的村委办公大楼

  还有一种传说:古时候这个村不少大石头挡路,阻碍了村民正常的生活和农事。这时村里有个盲人大力士,其力大无比,举刀砍树,树倒;挥锤砸石,石碎。村里的长老就建议他去砸石头。他二话没说,挥起锤子就砸,一声巨响,石头早就四分五裂,四散开去。可是盲人看不见,就不停地挥动锤子,砸的到处都是碎石。就这样村里就形成乱石遍地。

  村里五百年的大榕树

  传说归传说,但它能够在村民生活中流传下来,说明它有着先辈们的希望与智慧,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当地“石头文化”中。

  石缝里长满了故事

  陈兰娇带路,我们来到一座旧房前。

  房间门前“长”着两个小石墩。说它长着,是因为它的下部分是埋在土里。对面的天井空地上也有一根较长的石墩。我怀疑是农村用来拴牲口的。陈兰娇笑着说:那是我们的凳子。你看,这就是村民们的智慧了,就地取材,盖房子前就设计好了,埋下不用钱的石墩,让祖祖辈辈坐下去。房子已经风烛残年摇摇欲坠,可石凳子却咏叹千年。

  石凳在这里咏叹

  说到这里,陈兰娇又带我到后院的走道上,那里放置着一大一小的两个石槽。她说:传说古时候我们村里出了一个皇家驸马,一次驸马回家探亲,村里为了给皇家马队饮水,就打了很多的石槽,现在只剩下这两个了。当年村道全是用青石条铺就的,而且每块石条上都刻着字。可惜,近年来道路修建,把原来的青石路给覆盖上了。

  供皇家马队饮水用的石槽

  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不由地以手加额,暗暗赞叹道,这是何等的壮观啊,一群皇家马队,不远万里,浩浩荡荡地来到难以上青天的乱石山村……陈兰娇还指着远处山岗,说:那里还有一个皇冠台,远远望去像是皇帝头顶上的皇冠。

  这又是哪位皇帝乐此不疲地把皇冠遗落在这里呢?

  现在村里的乡村振兴工作,已经把这里修建成一座观景台。让游客可以看到全村的景色。

  离开旧房子往前走不远,一条满是乱石的小路,路边一块稍显得大的石块上矗立着一个约3米高的石碑。陈兰娇谦逊地说:这个碑在这里几百年了,我们村民没文化,不知道碑文写了什么。我斗胆看了一下,正中大字: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两旁还有小字,已经模糊不清了。我知道“华严经”是佛教的经文,但因学识浅薄,不敢随意发表言论。几百年前为何在这样一个乱石的小路边矗立着这样的碑呢?一定有来历。陈兰娇说,传说中这条小路是通往邻村的唯一通道,当时有个著名的戏班在邻村演完戏,要从这里路过,结果被当地的神爷给拦住了。虽说班主也身怀绝技,与神爷在此斗法几天几夜,难分胜负。戏班班主毕竟善动脑筋,就借助佛教的华严经,轻巧地在此立了个碑,镇住了当地的神爷,第二天就顺利通过了此道。

  可以肯定地说,除了传说外,这个碑一定具有考古价值,在非寺非庙的乱石山路边为何会矗立着这样一个碑呢。难道这不是当地石文化的一个缩影吗?

  我都不敢再待下去了,再待下去怕我都要成了石头人了。

  村况介绍

  万石村位于葛岭镇西南部,东临赤壁乐峰景区,西连溪洋的天门山景区,南至岭路乡交界,北与西南村相接,总面积11平方公里,有下尾、坑中、桥头、仙下垅、山坑、崎头顶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113户553人,其中劳动力406人。全村耕地面积720亩,林地面积14635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0600亩,竹林面积3000多亩水果面积1200多亩,产量290吨,主要是青梅和柑橘,蔬菜产量660吨。

  主编  |  孙永强

  美编  |  吴源园

  主办  |  八闽乡村福州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