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书最初只有“六经”,也叫“六艺”。(见贾谊《新书·六术篇》)这六经即是孔子所说的《诗》、《书》、《礼》、《乐》、《易》、《春秋》。

  《乐》在战国后期即已失传,故后来便只有“五经”。后人曾对《乐》原貌有过多种推测,认为《乐》可能只是曲调曲谱,或依于《诗》,因为古人唱诗一定有音乐配合;或依于《礼》,因为古人常常“礼乐”连称。而《乐》的亡佚或许是新乐(即流行音乐)代替了古乐,是时代潮流的自然淘汰。

  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音乐的发展变化也比较快,所以到战国末年古乐已不再被人们所喜爱和记忆了。这也就是《汉书·艺文志》没有《乐》的原因。失传之后,《乐》就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了。太史公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五音“宫商角徵羽”,宫音又称雅颂之音,商音又称靡靡之音,徵音又称天籁之音,徵音又称鬼神之音。《乐》是统治激荡心情、统治灵魂的最高手法。

  《乐》究竟描写哪些内容

  又在中国六经中代表着什么

  敬请准时收看

  第二十三期两岸国学大讲堂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飞

  将亲临现场答疑解惑

  带您解开历史秘辛

  (扫码进入新浪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