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面对疫情
诸多“雷锋”涌现
他们坚守岗位、深入一线
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
在2020年度福建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评选中,湖里区禾山街道禾缘社区主任潘伟江获评岗位学雷锋标兵。
在2020年度厦门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评选中,湖里区殿前街道高殿社区获评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湖里区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李玉荣获评岗位学雷锋标兵。
和往年相比
今年省市两级评选活动
都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
以“战疫有我”为主题
致力于弘扬
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抗疫精神
凝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
强大精神力量
2020年度
福建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湖里区禾山街道禾缘社区主任潘伟江
基层防疫创举 被推广至多个小区
![潘伟江(右二)指导小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http://n.sinaimg.cn/fj/crawl/162/w550h412/20200408/0cf0-iryninw3563309.jpg)
疫情来临时,潘伟江第一时间回到社区开展群防群控工作,其爱人陈春红则第一个报名到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新冠肺炎救治的重症病房,两个人自大年初一以来就未曾见面,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寄养于南安老家。一个在防控疫情的“一线”,一个在抗击疫情的“高压线”,一个多月没见上面的他们,只能在微信里留言互相加油、报平安。《你在高压线,我在一线,保护好自己》,通过媒体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
疫情发生后,潘伟江坚守社区防控一线,每天上班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在他的带领下,社区创新提出了符合疫情防控的“十个一”工作法,助力防疫工作快速步上轨道,为居民铸就一道安全防线。此外,他还带领鑫海湾小区成立湖里区第一个以小区为单位的防疫工作小组,相关经验马上被复制到各小区,获得群众的一致认可。
2020年度
厦门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高殿社区
1600多人组成15支防疫志愿队
![高殿社区党委副书记、高殿义务消防队队长张俊强在高崎一组指导志愿者开展排查工作](http://n.sinaimg.cn/fj/crawl/149/w550h399/20200408/1967-iryninw3563385.jpg)
高殿社区是厦门岛内最大的“村改居”社区,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近17万人,其中16万人左右是流动人口。面对流动人口数量多、管控难、任务重等问题,高殿社区第一时间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组织领导带头、社会公众协商参与”的社区志愿服务管理新模式,组建了15支小组防疫志愿队,共有1600多名党员、代表、居民自愿参与到防疫宣传、数据排查、检测口值守、后期保障等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
◆ 硬核宣传:采取“四个一”进行全面宣传,制作简单好记的“硬核口号”横幅,发动党员、小组长转发防疫相关权威消息,将广场舞音响设备与巡逻车辆相结合,用于防疫宣传语音播报,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
◆ 群防群控:发动各方力量,对各居住小区、出租屋、酒店等,采取拉网式、地毯式的排查工作,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对村庄实行半封闭管理,2天内筑起138道“防线”,对126个出入口实行物理封堵,防控人员全天候24小时在12个体温检测筛查点进行逐一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
◆ 有力保障:各防疫志愿服务队一方面自发出钱出力,给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煮爱心餐,另一方面积极帮助隔离观察人员购买生活用品,配送隔离物资。
高殿社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织密了疫情防控网,有小朋友写来匿名感谢信“城市因为你们而变得倍感温暖”,激励着高殿社区的全体防控人员坚持作战。
2020年度
厦门市岗位学雷锋标兵
●厦门市湖里区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李玉荣
接地气广覆盖开展疫情防控宣传
![李玉荣(右一)走访慰问援鄂医务人员家属](http://n.sinaimg.cn/fj/crawl/12/w550h262/20200408/1a9d-iryninw3563441.jpg)
◆ 作为湖里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宣传与舆情管控组副组长,疫情发生后,李玉荣第一时间响应组织号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关键时刻站出来、顶上去,大年初一主动回归岗位。他统筹发挥区属政务网站、微博、微信作用,启用宣传车接地气、无死角宣传防控知识、政策法规和正能量抗疫事迹等。
◆ 作为区委网信办主要负责人,他实行24小时在线值班制度,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加强舆情跟踪研判,充分发挥湖里区“网络路长制”优势,组织网评员队伍打好“线上游击战”,主动发声、正面引导,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较好稳定了群众情绪,为抗击疫情赢得了舆论主动。
◆ 作为湖里区关爱一线医务人员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负责人,他指导基层人员第一时间了解一线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需要协助解决的困难,建立服务档案,及时向医务人员家属送上服务联系卡、慰问信和防疫物资,建立了无缝对接服务机制、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和重点家庭保障机制,从物质到精神提供全方位、人性化、心贴心的关爱,成为一线医务人员及家属最坚强的后盾。
彰显“疫”线担当
汇聚榜样力量
感谢他们
对疫情防控的付出和贡献
![](http://n.sinaimg.cn/fj/crawl/289/w550h539/20200403/66c4-irtymmv5774340.png)
来源: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