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即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近年来,南岩村在落实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积极探索“四新”模式,一项项有效举措的落地生根,加速了一个乡村的蝶变,走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一、培育新主体 · 注入新动能 

  主体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一群具有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贡献意识的领军人物。南岩村从2014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到当下的乡村振兴,坚持树立人的主体和第一资源的意识,不断培育新主体、引进新主体、衍生新主体,以新主体汇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生根。

  南岩村探索乡村治理有效服务经济发展促乡村振兴的机制,稳步推进全村资格村民共同参与的“三变改革”,建立发展南岩的股份经济联合社,成为村集体经营的最大新主体。经合社在村两委的引领下,通过集思广益和探索实践,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古村落文化、传统建筑文化、农耕文化等”,确定了南岩村“研学、文创,带动旅游”的发展定位。围绕这个发展定位,阳光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厦大建筑学院、嘉庚建筑学院、嘉庚英语语言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等以及省农科院、省村镇中心、建盟设计集团、福州儒匠古建修缮公司等在南岩设立教学实践点,杭州新知青艺社建立南岩文创人才孵化基地等新主体加入乡村振兴行列,各自发挥自身智库资源和专业内涵,助推南岩的研学、文创和农业产业的提升。南岩村在新主体的影响和带动下,衍生出乡贤理事会、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自愿者服务队等义务奉献性新主体,服务村集体、新村民、返乡人员创业发展。这些新主体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产生很好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建设新空间 · 搭建新平台

  乡村也是现代人们生产生活的载体,也是人们发挥才干的一个平台。对于有条件发展起来的乡村,通过环境空间建设、设施空间打造,将成为新时代人们心之向往的生活场所和创业平台。自从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南岩村集体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拓宽改造了进村道路,组织村民清理陈年垃圾、污泥,拆除旱厕、猪圈和有损于村落机理的临时搭盖,修缮了42栋古民居,改造了57栋裸房立面和平改坡,实施缆线下地,户厕改造、公厕建设、污水处理、古道修复、田间步道、观景平台等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村庄绿化、环境整治等。使南岩村自然、独特、纯朴的空间美进一步显现,重新焕发出内在的空间魅力。传统村落的华丽转身,吸引了外乡人入住创业,也引回了部分村民回乡创业。

  当下,南岩村委托了省村镇中心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由福建省美丽乡村发展促进会和福建省品鉴文化旅游公司进行以南岩为中心,辐射周边东岭洋、千诗亭、西洋镜等村,衔入潭头镇武陵溪景区;下一步计划与棕树山生态旅游渡假区、天湖新坦洋功夫茶基地、柘荣县黄柏乡对接,拓展外围空间,搭建更大平台,打造福安东北部生态旅游和茶叶产业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入驻创业,打造新老村民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乡村。

  三、创立新机制 · 呈现新气象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和村委会的支持下,南岩村全村全员经合社按照市场运行规则,将山水田园林房(包括个人投资经营的项目)均流转到社内,再由经合社统一发包经营,收取资源费和管理费;通过经合社对内强化全体村民经营行为的规范自律管理、对外作为唯一的项目发展对接平台,开展合作投资、开发、运营。通过六十几场入户座谈,大、中、小会议,反复研究探讨制定了涵盖组织管理、资产监管、分配办法等12项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制度办事。通过制度将全体村民的利益与合作社紧紧捆绑在一起,奖优罚劣,改变了以往干部“在干”、群众“在看”,干好没功劳,干坏就告状的不良风气,实现全村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近一年运作,经合社经营性资产增加330多万元,2020年经营利润比去年新增40万元,达到51万元。群众不但可获得利润分红、股份分红,而且在家门口务工,经营农家乐、民宿、摆摊、出售自家农产品、导游服务等。

  四、催生新业态 · 创造新岗位

  新主体的培育、新空间的建立、新机制的创立,催生了新业态。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南岩村就先后发展起来了6家民宿、网红奶茶店、环保手工皂,音乐吧、农家乐、书院、画室、农博展厅、红色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南岩讲堂、户外拓展活动 … 每遇节假日,游客如织。伴随着新业态的发展,新的就业岗位应运而生,半年多时间来入住南岩村“新村民”、返乡创业人员达100多人,其中就有大学本科毕业生,一度“僵化”的传统古村顿时“活化”起来。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滋生了新个体经济,如微电影、短视频、抖音、一村一播培训,影视留念制作,将南岩形象带出大山;直播带货,将南岩农产品、文创产品推到全国各地。

  来源:海峡乡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