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落大故事

  深山藏古寺

  贵洋村从明末清初开始,就在大山的怀抱里沉睡了几百年。这样的村落自然也隐藏着一座古寺。

  村庄道路的尽头,向右拐进一条小山道,很快就发现一个山坳。一座古寺在袅袅的佛香与诵经声中,迎来了八方的来宾。让我意外,这么深的山里,竟然能有几十名香客,再看看寺外的小广场,停着不少车辆,可以看出客人多是远道而来的。正应了一句话:“心诚不怕山深”。

  古寺

  这家古寺叫“寿山菩提寺”,原名“丁山院”,据《三山志》《闽通志》《福州府·淮安县》记载,丁山院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由此可见这里应该是先有寺后有村。

  寿山菩提寺占地面积不大,也没有高大雄伟的殿堂,一座约三层楼高的飞檐青石灰瓦红木门构成的建筑,在阳光下,古朴而精神,尤其是佛音绕梁,心香袅袅,给人心情若定的感觉,最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古寺虽历经劫难,文革后还曾经作为“知青点”,供革命小将生活起居。寺内尚保存一尊佛像脊石柱。佛像外观虽然被风雨侵蚀荡然无存,但佛像的遗迹仍金刚不动,巍然屹立在寺院后方,镇守着一寺的清泰与祥和。寺院后山保存完好的道光丙戍年间皇清大禅师塔陵,寺前醒目地放置着一个3.88米长的石香炉,上刻“元祐丁卯秋募众缘造”的字样。显然是宋代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一定掩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有待于后人的挖掘与鉴赏。

  寿山菩提寺珍藏的千年文物——佛像脊石柱

  300多年前的古厝

  村子中央较好保存着一座300多年前的古厝。

  300多年前的古厝

  进入古厝大门,就是一个大天井。天井是一条条青石铺成的,让来客不由地沉下心来,与主人一起享受着这里的清凉。据古厝主人林昌寿介绍,当年祖上进京赶考,金榜提名时高中进士,可惜时运不济,还没等到加官进爵,便命丧黄泉,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只能恩赐一只石头狮子,放在门前。所以常年来家门口都只有一头石狮子。这是少有的。前几年家里的石墩被偷走,所以在重新修建新房的时候,把那头石狮子给埋在了地下。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村落来了“老知青”

  1966年出生的村委干部余信青告诉记者,他的名字是当年来村里的“文化志愿兵”(后来统称知青)给取的。由此可见,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这个村落就来了“老知青”。不过当时来的人数不多,而且还没有固定的生活场所,只能住在农民家里,吃饭时由当年的生产队分派到农民家吃饭,当年又叫“派饭”——派到农民家吃饭。后来知青越来越多,就建了知青点。文革结束后,知青调回城里,或考上大学,知青点就解散并卖给了当地农民,所以今天还保留着当年的建筑风格。只是少了活泼、靓丽的倩影。

  保留完好的知青点

  说到知青点,村民薛良不无感慨地说:偷鸡摸狗,打架斗殴。在我印象里这几乎成了当年知青的代名词,现在只要一提知青,我就自然联想到了这些现象。尤其是贵洋村知青点的知青,打架是远近出名的。他略作停顿,又说:还好,他们都信守福州老话“坏崽拳头过山打”。意思是说坏孩子的拳头要拿到远处去逞能,而不能在本村使坏。薛良说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福州一中分校的学生。

  原来贵洋村(贵洋大队沙美村)曾经是福州一中分校所在地。薛良饶有兴致地回忆说:那时候我大约七、八岁,经常到山里摘杨梅,装在篮子里,带上家里的小碗做衡器,一小碗卖5分钱。在一中分校宿舍前有个小空地,空地下面就是斜坡,我们孩子就在斜坡上叫卖。女生很喜欢吃杨梅,是我们主要的买主,而且付钱也爽快。男生会刁难我们小孩,一边挑一边吃还好,有的根本不付钱。

  薛良的讲述,引起了我对分校生活的回忆,那里满满的都是少年故事。

  主编  |孙永强

  美编  |  吴源园

  主办  |  八闽乡村福州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