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1月20日讯 (记者 陈智勇通讯员 庄建萍 文/图)昨日,表演艺术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后继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活动在泉州举办。

  据悉,我国共有4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项目,其中表演艺术类有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南音、侗族大歌、粤剧、藏戏、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京剧、中国皮影戏、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等15项,这些项目相关社区、群体及个人代表齐聚泉州,交流后继人才培养经验。

  此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

  提线木偶戏《四将开台》

  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今年收官

  以泉州提线木偶戏和晋江掌中木偶戏为主体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于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是我国目前唯一入选此优秀实践名册的项目,今年是该计划的收官之年。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宋曼君到场介绍了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成果,分享了成功经验。从娃娃抓起的非遗教育,正拓充着非遗传承的路径,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在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中等方面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常态化推动“非遗”进校园

  “非遗”项目进校园,是拓展后继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与会专家就此作了专题探讨研究。

  “‘非遗’项目进校园,首先要有政策保障,不仅文化艺术的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不只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姚志强说,泉州是“戏窝子”,如果每个艺术院团都能常态化进校园传承戏曲文化,就能培育成千上万的爱好者和欣赏者,这样优秀的“非遗”艺术传承、传播就不愁没有后来人了。

  今年已经76岁高龄的侗族大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品仙也到场分享,她至今已经培养了数千名侗族大歌后继人才。她说,要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喜爱“非遗”项目,增强文化自信和荣誉感,这样才能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传承和传播工作。

  “与过去相比,我们当前的非遗传承是在‘两条腿’走路:传统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和正规学校教育传承并行不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说,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常态化、规范化任重道远,需要更多优秀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积极参与。

  发展演艺促进表演艺术传承

  表演艺术根植于日常生产生活,是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活动还持续关注演艺生态与表演艺术传承发展问题。与会人员认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15个表演艺术类项目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它们历史悠久、艺术精湛、鲜活多彩、历久弥新,已深深融入民众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王福州表示,表演与创造行为是无形的,其绩效、技艺仅仅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要做好非遗工作,传承人是重中之重,要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当晚,与会人员还到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看福建木偶专场演出,整场演出由提线木偶戏《四将开台》拉开序幕,这场演出不仅有泉州提线木偶戏和晋江掌中木偶戏精品献演,还有漳州、厦门、龙岩、南平、宁德等地的优秀节目参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