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4日讯 据平潭网报道  备受市民关注的鸣凤山公园日前已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前投用对市民开放。

  彩色生态路+架空木栈道

  完美配套体验感十足

  从正门步入公园,一侧岩石上的“鸣凤山公园”映入眼帘,以木栈道与石梯搭配而成的主通道直通园区,此时,入口绿化带旁的仙人掌等绿植早已茁壮生长,即使在冬日,也保留着不少绿意。

  进入园区,一条以生态透水混凝土铺设的主园路让人眼前一亮,水蓝色的道路在两侧的树林间蜿蜒开来,大有曲径通幽之感,三角梅等花蕊点缀两旁,悄然绽放,漫步其中,十分解压。“这里的小路采用藏蓝、水蓝色的生态透水混凝土铺设,不仅色彩层次丰富,更能像‘海绵’一样,对雨水渗透收放自如。”平潭市政开发有限公司业主代表郑晨炜表示。

  沿着藏蓝、水蓝色的生态透水混凝土园路,走上公园最顶端的架空栈道,可一览海坛古城全景,蜿蜒的木栈道延伸至远处的风景,可眺望远处的城市和大海,饱览现代都市、古镇、大自然融合的美丽画卷;而形似蜗牛、鲤鱼等的奇岩怪石也在公园里保留下来,掩映树林其中。“公园内有形似凤凰的奇岩怪石,当风从中吹过时,有类似凤鸣的声音,公园以此为名。”郑晨炜说。

  此外,公园内还建设有彩色迷宫,让儿童享受穿行其中的乐趣,不远处还特别配置了公共卫生间。舒适配套与美丽景观,为市民提供了业余休闲之地,也提供了另一种健康快乐的娱乐方式。

  两大主题坑

  展示平潭大融合历史

  作为平潭十大公园之一,墙上石刻是鸣凤山公园的一大亮点,其中摩崖石刻还是省内公园建设首例。在设计时,公园巧妙利用山体原有的采石坑地貌,并就地取材,将采石坑里的花岗岩和崖壁,通过石刻和石雕的方式进行美化,展现平潭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人物和故事。

  唐宋主题坑和闽越主题坑便是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唐宋、闽越等不同时期与平潭相关的人物和故事,如闽越生活演化、白马尊王为民除害、唐末入闽迁徙图、唐宋牧马图等多个板块内容,为公园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在闽越主题坑,《闽越发展图》呈现这段历史时期繁荣昌盛的景象,包括对闽越王、闽越国都城、闽越时期船舶等元素的呈现。而在《闽越生活演化》中,通过岩画的形式,展现了远古时代、青铜时代、方国时代、魏晋时期、六朝时期闽越人民生活的变化,从刀耕火种开始,还雕刻了狩猎、务农、出海等场景。

  唐宋主题坑的雕刻面积比闽越主题坑更大,其中《唐末入闽迁徙图》面积1125平方米、《唐宋牧马图》面积878.4平方米。《唐末入闽迁徙图》中展现了唐末安史之乱后王绪率兵南下、王潮兵变、王审知建立闽国等历史事件,其中呈现的场景气势恢宏,让人身临其境。《唐宋牧马图》则展现了平潭牧马的历史。

  “两大主题坑均以采石坑为载体,前期我们向多位平潭历史学家多次推敲验证,才有了这些标志性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呈现,让市民在逛公园时,犹如走进一幅历史人文的旖旎画卷。”郑晨炜说。

  石刻不仅故事不一样,手法也不一样。它们工艺上以阴刻为主,局部关键部位用阳刻手法雕刻,让画面的主次关系和层次更加丰富;而石刻下面还建有古代用以祭祀、拜祭神明的祈福台。

  “项目在2020年年初就通过竣工验收,因为疫情原因暂缓开放时间。现在正在办理移交手续,计划春节前开放使用。”郑晨炜表示。

  鸣凤山公园名片

  鸣凤山公园位于环岛路与翠园南路交汇处,项目总用地约22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占地8.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包括绿化工程、坑内及界面修复、唐宋主题坑、闽越主题坑等。公园邻近海坛古城、三十六脚湖和坛南湾等知名旅游景点,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和特色观光点,投用后将成为一个集历史感悟、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公园。(来源:平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