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茶会是一种茶会形式。其特点是参加者都自带茶叶、茶具、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一味同心。在茶会中以茶对传言,广为联谊,忘却自我,打成一片。
无我茶会所有泡茶人围成圈状席地而坐。
把带来的茶具按要求摆在面前的地上。
彼此欣赏大家带来的茶具和茶叶。
在统一的指令下,大家安静的各就各位,开始泡茶。温壶、烫盏、投茶、悬壶高冲、出汤、分茶。
每个人用托盘托起自己泡好的五杯茶,依次奉给左边的三位朋友。两杯留给自己和小组的家长。待三杯茶奉齐,就可以回位自行品饮,喝完后,即开始冲泡第二道,第二道奉茶时拿公道杯依次给左侧刚才奉出的三只杯斟茶。
如此往复,当第四泡茶汤奉出后,大家无需按照作为次序,可随意前往兴趣的茶位前,品茗大家带来的茶。
1. 座次抽签决定,无尊卑之心。 2. 奉茶至左,饮茶自右,无报偿之心。 3. 以超然心情赏四方之茶,无好恶之心。 4. 茶具型式与泡法不拘,无流派之分。 5. 将茶泡好,求精进之心。 6. 指挥与司仪,遵守公共约定。 7. 席间不语,培养团体默契,体现团体律动之美。
1、自带茶具、茶叶。——茶具可据茶类而定,尽量小巧简便。茶具:壶一把、杯子四只,奉茶盘、茶巾、热水瓶(茶会现场通常是不准备热水的,所以出门前请将热水备好)、坐垫各一。2、茶具摆放形式 ——每人依号码找到位置后,将自带坐垫前铺放一块泡茶巾(常用包壶巾代替),上置冲泡器,泡茶巾前芳是奉茶盘,内置四只茶杯,热水瓶放在泡茶巾左侧,提袋放在坐垫左侧,提袋放在座垫右侧。3、奉茶方法——茶会时敬请保持高度安静,进行完约定的冲泡数后,就要安坐原位,专心聆听,结束后方可端奉茶盘云收回自己的杯子,将茶具收拾停当,清理好自己座位的场地。
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高级评茶师、福建别有天企业总经理、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
■ 吴雅真女士出生于厦门,在永定插过队,在龙岩山歌剧团当过演员,还在福建省博物馆做过讲解员。 1989年,吴雅真女士的“闽式功夫茶”茶艺表演技惊四座,最后被挑中作为代表与台湾省代表队进行交流。 1990,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吴雅真女士被评为“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 1993年,吴雅真女士与志同道合的茶人一同创办了 “别有天茶艺居”,这是全国第一家面向普通百姓的茶艺居。
中国古琴学会理事、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琴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 李榕老师曾师从当代著名古琴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传承人李禹贤先生。现为中国古琴学会理事、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琴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李老 师不仅古琴演奏得好,他还是个制作古琴、修复古琴的高手,至今已经做出了伏羲、凤舌、此君、蕉叶、子期等四十多种形制的古琴。
福州市孔子学会秘书长,福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 孔海钦,别名孔祥语,孔子第七十五代孙。福州市孔子学会秘书长,福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十大读书明星,福建省百场讲座进基层主讲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海峡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文经典》学科教授,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儒学》客座教授,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礼仪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共福州市晋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热心弘扬传统经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