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5后今年25岁,开始踏入晚婚梯队

  ■本报记者抽样调查,半数受访者表示遭遇家长花式催婚

  ■本地相亲平台称主力依然是80后,但已出现95后的身影

  50名95后抽样结果

  近日,第一批“90后”进入三十而立的新闻,成为元旦期间的热门话题。然而这两天,一则“95后”跨进“晚婚”梯队的抖音,再次成为网友们讨论的焦点。

  连日来,记者抽样调查发现,不少厦门“95后”对被晚婚表示不服,不过他们也正在面临尴尬:自己不着急,但家长已开始花式催婚。

  面对晚婚
  95后网友:谁说我晚婚我跟谁急

  “97年的我们,2020年不结婚,明年本命年不能结,26岁就正式步入晚婚年龄。”最近,这样一个抖音文案在网友间“吵翻了”。

  网友们“吵翻”的焦点在于,按照约定俗成的晚婚年龄,“95后”的男生和“97后”的女生,今年分别达到25岁和23岁,踏入晚婚梯队。

  不过对于这样被晚婚,不少“95后”表示:我不服。

  昨日,记者做了一份50名厦门“95后”的抽样调查,这组抽样人群中男女各半,集中为1995年到1997年生人。调查显示,53%的人认为自己不属于“晚婚”,他们认为30岁之后才是“晚婚”年龄。

  “我本科一毕业就23岁了,那岂不是一工作就晚婚?”一“95后”市民疑惑。“我是小姐姐,谁说我是已经进入晚婚年龄的阿姨,我跟谁急!”一名“95后”女生表达了自己拒绝被晚婚的态度。

  面对催婚
  95后不着急结婚 但被催得挺有压力

  嘴上不服,但岁数是诚实的。面对结婚这个绕不过的话题,“95后”们的态度不温不火,但家里人却着急上火。

  此次抽样调查显示,对于95后子女,38%的家长已经开始“花式暗示”。而14%的受访者表示今年春节一定还会被安排相亲。

  一年前,24岁的卢小姐就开始被父母花式催婚——介绍对象,软硬兼施,更是加派了爷爷奶奶来当说客。“爸妈看到周围朋友的孩子陆续结婚,总担心我再不结婚就晚了。”卢小姐无奈地说,在父母眼里今年25岁的她,已经是晚婚“代表人物”。96年生的黄小姐也有同样的烦恼。“工作稳定了,是不是准备找个对象结婚了?”父母透露出这样的关心,让她倍感压力。

  马上过春节了,卢小姐心里装着一个“预支”的焦虑:走亲戚被催婚,这个春节,估计跑不了了。她困惑说:25岁未婚,真有这么着急吗?

  面对
  相亲
  他们把相亲当作一种社交活动

  面对舆论上的“晚婚”,厦门“95后”去相亲了吗?

  记者咨询了厦门本地相亲平台——遇见婚恋网。根据平台情况,相关负责人林志勤介绍说,“95后”在婚恋平台上购买服务的不多,但更多活跃于平台举办的线下活动。

  “他们把相亲,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社交活动。”林志勤说。

  2020年初,百合网、世纪佳缘对2019年国内相亲市场的表现做了多方向的分析。“就年龄层而言,‘80后’依然是核心客户,‘90后’数量增加,但‘95后’目前还较少使用网络相亲渠道。”市场品牌公关总监董世彪同样告诉记者,“95后”普遍不着急结婚,相对于“严肃”的相亲,他们更倾向于线下派对、直播相亲、红娘直播等此类线下或网端互动类的交友形式。

  背景婚姻法
  鼓励晚婚晚育

  晚婚年龄:男子年满25周岁、女子年满23周岁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方不得早于22周岁,女方不得早于20周岁——1997年出生的中国男性,1999年出生的中国女性,到了适婚年龄。

  迟于法定婚龄三年及以上结婚者,即为“晚婚”。修订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鼓励晚婚,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按照规定,在2020年元旦后,1995年出生的中国男性(25周岁),1997年出生的中国女性(23周岁),可称为晚婚人群。

  “现行《婚姻法》第六条规定晚婚晚育应予以鼓励。”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许东就晚婚在法律中的相关信息介绍说,2015年新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相关表述,删除了晚婚晚育的相关内容,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