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次异常严峻的考验。
在市委、市政府决策推动下,福州第一时间调整“战术”、创新方法——变“面对面”为 “线连线”,改“大走访”为 “屏对屏”,“云签约”突破痛点,掀起一轮又一轮招商热潮。
3月5日以来,12场“云签约”在县(市)区间接力,176个项目顺利签约,预计总投资2400多亿元。这是我市加速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
选择落户福州,客商这样说
项目意向签约,可双方身在异地,怎么办?“云签约”上线,距离不是问题!
3月19日,一场跨国“云签约”在福州闽清和日本东京两地共同完成,总投资10亿元的华侨大厦项目正式落地闽清,成为福州首个连线海外的“云签约”项目。
“这真是印证了那句古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啊。”日本福建总商会负责人黄忠壕表示,“云签约”形式新颖,在疫情的阴霾下,可为企业复工复产、共克时艰增强信心。“我们将继续深化巩固合作成果,继续引导日本商会及优良企业赴闽清投资,为闽清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线上招商不仅拉近了距离,还刷新了速度。
3月9日洽谈,3月12日签约,只用了短短3天!深圳北科瑞声科技公司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项目落户仓山,速度之快让公司副总经理许朝兵都赞叹:“市、区两级政府都很重视,市投促局为我们牵线搭桥,仓山区成立了服务专班,让我们感受到全市齐心协力招商的满满诚意!”
客商选择福州,对福州投下“信任票”,也是出于对福州营商环境的认可,对福州未来发展的信心。
“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秀的工业基础是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吴国光表示,福州市政府和长乐区政府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加上工业基础雄厚、交通设施发达等优势,他非常看好福州和长乐的发展前景。
“我们对在福州投资发展很有信心!”富士康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表示,项目的落地将有助于“健康中国”“数字中国”发展,将继续加大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建设投入,与福州携手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项目竞相落地,成效这么多
不到一个月,176个项目签约。“云签约”的有益尝试,不仅在签约项目数量上有突破,项目质量也让人为之振奋。其中,既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也有总部项目,还有主导产业项目,更有“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项目。
工业富联大健康福州智造谷项目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代表,将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展医疗器械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打造大健康智造谷、智能制造灯塔工厂和大健康未来智造体验馆,并设立福州工业互联网学院,开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紧缺人才的培训,除此之外,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还有北科瑞声互联网语音、旭虹光电、国电投氢能产业基地等。
落地福州软件园的钉钉生态企业加速基地项目是我市积极引进的数字经济项目,阿里钉钉控股子公司将在鼓楼区设立钉钉全省管理总部,把阿里内部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思维、文化理念及工作方式进行总结输出,帮助省内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改造,此外,“三个福州”项目还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核心区一期等。
福建省供销社投资建设供销集团总部项目,主要承担省供销社社有资本对外投资,培育发展一批为农服务的龙头企业,扎实推进智慧供销产业基地建设,此次引进的总部项目还有新希望澳牛乳业福建总部、国药新零售区域总部、上海均和东南区域总部等总部项目等。
引进的主导产业项目主要包括宝钢德盛精品不锈钢产能置换、祥鑫汽车轻量化型材、申远染整等。
一个又一个好项目竞相落地,为我市加快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如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注入了澎湃动力。
这不仅仅是创新“云签约”的效力,更是福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就在上个月底,我市发布《2020年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推出营商环境改革3.0版,力争今年营商环境相对排名达到世行190个经济体的前35位水平。
好环境加速打造,服务这样做
让签约的项目尽快由线上签约转成线下投建,是福州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共识。
“我们要让今天的项目变成明天的成果!”福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创新“线连线”“屏对屏”“不见面审批”等招商对接服务方法,加快引进一批新的产业项目,加快推动已签约项目落地动建,为企业做好全方位服务。
闽侯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进一步拓展领域、提升层次,让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闽侯,政企携手,一起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动建、早投产。
“云签约”成效明显,市投促局又正在探索招商新模式。“我们计划与大型产业集团合作成立产业基金,如此一来可发挥产业集团在专业资源、项目储备、资金实力等方面优势,迅速落地一批项目,提高产业园区招商效率。”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说。
疫情阻挡不了合作前行的铿锵步伐,阻挡不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之势,12场“云签约”释放出强烈的信号:福州将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与企业家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把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抢回来、补回来,有信心、有能力如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