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网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陈赟)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出血热的发病区域集中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城市居民染上此病主要是因为在野外、草地或者其他潮湿的地方接触螨虫所致。除了及时防鼠、灭鼠,接种出血热疫苗,是最经济、最科学、最有效的措施。

  出血热惯称肾综合症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目前,在出血热发病人群中,农民占绝大多数,近年城市发病人数有所增加。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虫媒传播及母婴传播。

  感染出血热的典型症状为“三痛”和“三红”,即头、眼眶、腰痛和脸、脖子、胸部红肿,发热(38℃-40℃)、全身关节痛、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潜伏期一般为2周-3周,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五期,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等,和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比如发烧、头痛等,容易误诊,如果误当作感冒来治,后果不堪设想。

  疾控专家提醒:为了有效预防出血热,农村家庭在饮食时要注意卫生,吃剩饭时一定要加热,杀除有可能残留在食物上的鼠类排泄物,城市居民尽可能减少接触潮湿的草皮和绿地,不坐卧草地或草堆,劳动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破伤或螨类叮咬。

  防鼠灭鼠,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此外,注射疫苗也是预防出血热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