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厦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1-3月经济运行情况。

  据介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厦门全市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要求和省相关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

  一季度,全市GDP下降3.2%,经济运行总体符合预期,经济基本面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恢复情况在全省、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均位居前列。

  一、主要指标渐趋平稳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9%;

  5。财政总收入增长-5.2%;

  6。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0.9%;

  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0.1%;

  8。外贸进出口增长3.7%;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2%;

  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8%;

  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1%。

  12。城镇登记失业率3.5%。

  其中:

  6项增速位列全省前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2)、外贸进出口总额(第2)、实际使用外资(第2)、财政总收入(第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1)。

  二、高质量发展主要成效特点

  (一)实体经济企稳回升

  复工复产成效明显。第一时间出台支持企业共渡难关15条措施、促进复工复产8条措施、支持企业恢复发展9条措施、加快推动建设项目有序开复工20条措施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围绕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外贸、消费、旅游、交通物流等行业,采取延期还本付息、减免租金、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等针对性措施,协助1.1万家各类企业融资2081.7亿元。规上工业企业、限上服务业企业基本实现全部复工,工业企业复工率、“城内出行强度”、满血指数等均位居全国前列,复工电力指数稳居全省第一。

  (二)部分行业领域逆势成长

  新兴动能快速增长。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0.9%,高于规上工业4.1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0.6%,有力拉动全市工业经济。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集成电路分别增长20.5%、17.5%,联芯增长73%,厦门大学联合万泰凯瑞研制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安邦生物科技研制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列入国家批准的23个核酸快速检测试剂名单。

  重点服务业保持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下降0.5%,降幅小于GDP 2.7个百分点,好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部分重点行业态势良好,其中: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0.7%,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1.13%,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水运周转量增长4.6%,主要是进口业务拉动;邮政业务总量得益于快递等行业,增长27.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2%,高于服务业增速12.7个百分点。

  外贸形势领先全国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42.2亿元,增长3.7%,好于全国、全省10.1和7.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735.9亿元,增长19.4%,好于全国、全省20.1和12.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金属矿及砂矿、农产品进口额合计占比达六成;出口总额706.3亿元,下降8.8%。从主要贸易伙伴看,对澳大利亚、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42.8%、11.6%、9.5%。

  (三)发展后劲稳步夯实

  招商引资创新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坚持招商不断档、服务不掉线,成功举办厦门市招商项目网络签约活动,签约项目60个,计划总投资329亿元,海辰锂电池生态、中顺半导体大规模高端LED封装测试产线、厦门呼吸健康研究院等项目落户厦门。项目落地进一步提速,厦门鲲鹏超算中心(一期工程)正式建成上线,友信金服融资担保、抖音文化等优质项目注册落地。一季度全市新增招商项目938个,总投资3514.5亿元,其中:500强、大型央企、新锐企业等高能级项目119个,总投资1636.6亿元。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市105个省重点在建项目、381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83.8、210.4亿元,分别完成同期计划的110%、114.1%。宸鸿科技手机触控、士兰12英寸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中航锂电等重大产业项目,新会展中心、第二东通道、翔安大小嶝造地及轨道交通3、4、6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士兰化合物半导体、通富微电子试生产,亿联网络、玉晶光电望远镜头等项目开工,天马6代线、金鹭硬质合金工业园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提速。

  改革开放持续推进。自贸区重点平台加快建设,集成电路平台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线调试,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1.5倍。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实施最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0年首批62项具体改进任务加快推进,免除企业非住宅不动产登记费、新设立企业首套公章免费等已正式实施,小型工业建设项目前期办理事项比去年压减5个。“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中欧(厦门)班列开行67列,发运货物6094标箱,完成海铁联运5600标箱,增长22.3%。厦门软件园入选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深化对台融合发展,围绕中央“惠台26条措施”印发实施细则,大力推动台胞台企同等待遇。

  (四)社会民生平稳有序

  就业收入形势总体稳定。3月末,全市登记职工人数227.8万人,增长14.5%,其中: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软件业,交通仓储邮政业六个行业在职人数合计占全市职工总数比重71.3%,增长6.4%;来厦务工人员在职人数增长15.3%。城镇登记失业率3.5%,控制在年度预期目标范围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3元,增长3.1%,高于GDP增速6.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7411元、3095元,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重要民生商品货足价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1%,扣除翘尾因素影响,实际上涨约1.9%。依托103家平价商店开展农副产品差价补贴销售、冻猪肉储备调节等工作,补贴金额合计近500万元,确保实现重要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及时查办涉嫌销售三无口罩案,有力维护疫情期间市场诚信。新增应急成品粮储备2800吨,累计2.3万吨,达到国家可供15天标准;市级食用油储备3500吨,可供天数17天。

  民生资源供给持续加大。民生补短板教育、医疗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20.4%、21.1%,一季度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数11880个,外国语学校集美校区、同安一中滨海校区高中部、实验小学翔安校区等“名校跨岛”项目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创建。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690套,累计在建9.2万套。软件园三期体育馆建成投用,新体育中心开工建设,闽南戏曲艺术中心、厦门理工学院综合体育馆等园区文体配套设施加快建设。

  [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晓燕和市统计局总统计师李薇就媒体关心的问题答记者问,解读分析我市1-3月经济运行亮点及热点。

  一、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市一季度社会民生情况如何?

  一季度数据表明,我市社会民生保障持续增强,体现在“四个稳定”。一是就业人数保持稳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乎老百姓的生计,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处于控制目标之内。二是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万元,增长3.1%,比GDP速度快6.3个百分点,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总量与速度均为全省第一。三是民生投入稳定。强化对群众的兜底保障,在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增长9.9%,一季度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数1.2万个;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7.3%,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创建;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690套,累计在建9.2万套。四是民生保障稳定。防疫物资保障有力,第一时间组织我市16家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做好口罩等重点防疫物资的生产和调配,满足全市人民的安全防护需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裕,加大民生物资调运力度,多维畅通配送渠道,保障“菜蓝子”“米袋子”供应充足,满足全市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疫情催生并推进线上经济发展,请介绍下厦门在这方面的情况。

  疫情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加快新旧模式迭代,催生并推进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互联网+”新模式表现尤为突出。对此,我市精准研判、抓住契机,迅速开展政策扶持,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线上拓展。从第一季度来看,政策效果已然显现,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5.2%。

  以在线教育、跨境电商、生鲜电商、网络购物等为代表的新模式在疫情冲击中逆势上扬,保持快速增长。线上教育表现突出,千时科技、新东方教育等线上教育平台带动教育行业营业收入增长26.3%;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加快发展,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22.3%;京东、朴朴、天虹等零售企业积极拓展生鲜电商,带动食品类网络零售额大幅增长;电商企业化危为机,3月份,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33.66亿元,增长11.2%,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此外,与之相关的快递及其他寄递服务也增长23.6%。

  三、据了解,我市省重点项目比省里要求提前一周实现满负荷复工,请介绍下我市省重点项目一季度建设情况。

  疫情发生后,我市按照防控部署要求,迅速成立开复工项目领导小组,一手严抓疫情防控,一手勤抓复工复产,实行“周计划、日报告、日调度”工作机制,通过制定惠企政策、简化审批、加强物资保障等一系列精准帮扶举措,省重点项目加快实现满负荷复工复产。2月23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省重点在建项目全部复工,3月23日我市省重点在建项目复工率、返岗率、上岗率均达100%,比省里要求提前一周实现满负荷复工,建设全面提速。一季度我市105个省重点在建项目实际完成投资83.8亿元,完成同期投资计划109.7%。其中,3月份完成投资41.6亿元,占一季度完成投资额50%,完成当月同期计划131.6%。

  我市通过进一步细化分解省重点项目全年工作目标,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研究制定分月投资计划,科学安排施工组织,明确工作完成节点,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全力抢回项目滞后投资。新机场莲河片区沙美路、珩边居住区保障性安居工程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计划二季度开工重大项目中,新会展中心、一场两馆2个项目基坑工程已提前于2月开工;天马第六代一期场平工程基本完成。软件园三期、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同翔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宸鸿科技手机触控项目、火炬新科广场、海西股权投资中心及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95个在建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一季度同期投资计划。一批项目超序时进度完成投资,为二季度抢回滞后投资进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一季度我市经济恢复相对较好,能否预测下下一阶段我市经济走势?

  国内疫情对我市的生产、消费、投资造成较大影响,近期随着国外疫情的日益严重,将进一步加大我市经济运行的压力。目前,全市疫情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成效显著,经济正朝着有利方向发展。一季度虽仍负增长,但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前,说明我市经济具有较强的内生发展动力,在二季度要加快生产,尽力回补一季度落下的进度。一是从生产看,工业产能恢复较好,指标回升力度较大,工业增加值降幅比1-2月收窄4.6个百分点,随着我市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满产,工业形势将不断好转,二季度工业速度可望转负为正;第三产业随着市场的复苏,也有望实现增长。二是从投资看,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项目有序开复工的20条措施,重大项目全面复工,投资进程加快推进,新增入库项目增长较快,这些积极的变化,将有助于收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降幅。三是从消费看,市场长期稳定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居民消费意愿不断增强,前期压抑需求将加速释放,在线消费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消费相关指标将稳步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持续改善。

  在国家、省、市、区各级政策密集出台的作用下,以及各级各部门对政策落实、企业服务的强力推动下,政策效果会不断显现,全市将努力抓住机遇,以招商引资、“三高倍增”工作等为抓手持续推进全市经济发展,上半年经济将继续回暖,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将进一步收窄,或基本实现增长,全年经济的基本走势将不断向好。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