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多,泉州旧八景之首复建一期完工——小山丛竹昔日胜景再现
泉州网4月3日讯(记者 林福龙 李心雨 庄丽祥 文/图)不到10亩之地,承载着一段段浓墨重彩的历史,是泉州古今“对话”的一个窗口,步入复建后的“小山丛竹”,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郁郁葱葱,花草繁茂。
据悉,作为泉州旧八景之首、“古城双修”七个一项目“一园”的小山丛竹公园,其复建工程引人关注。历时一年多,在各方的努力下,近日小山丛竹复建一期完工,以文化公园的新姿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修旧如旧”的园林
石牌坊
保留园内原有核心景观
朱熹“不二祠”讲学 泉州文脉发源地之一
“小山丛竹”地处泉州城北,唐代为纪念“闽文之祖”欧阳詹,建有祀詹祠堂;北宋在祠旁筑屋为“小山丛竹书院”;南宋朱熹多次莅院讲学,建亭植竹题匾;近代弘一大师曾在此讲经题字。特别是南宋以来,古代官员和文人墨客途经泉州必到“小山丛竹”朝拜朱熹,该园因此声名远播,是泉州文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园内石牌坊前有块石碑,碑上载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常莅“不二祠”讲学,后人思恩,即在其“种竹建亭,讲学其中”之处以朱熹手书刻石、立坊以纪。在不二祠旁有三间老屋,便是“晚晴室”,是一代高僧弘一法师驻锡泉州时最后的居所。小山丛竹书院原为民间书院,始建于北宋,后因朱熹曾讲学其中而闻名,与泉山书院、石井书院、欧阳书院等并称温陵四大书院。
保护还原“修旧如旧” 千年小山丛竹“重光”
为了重现昔日胜景,小山丛竹历史文化公园的建设颇具心思。基于“保护、还原”的出发点和打造精品文化园林的初衷,设计组走访了泉州规划专家顾问组、方志委、博物馆、民间文史专家等,搜集大量文字图片资料,保护修缮方案基本还原了小山丛竹的历史风貌。古建建造部分邀请了闽南古民居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的团队来参与设计、建造,“修旧如旧”的手法力求重现当年风貌。
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环境,相关负责单位成立了园林专家组,从苗木选择、配置、树型等方面层层把关,在保留园内原有乔木的基础上,打造了以竹为主的核心景观。在苗木配置方面,主要突出了“小山丛竹”的竹文化,尽力营造清幽雅致的意境。
据悉,小山丛竹公园项目一期主要为修建景观和建筑,规划8.9亩的公园复建已经完工,二期将考虑周边文化资源整合,盘活周边文化资源、加强文化景点的联动性也是市民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