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泉州网
文学讲座、点灯计划等落地,《皮囊》将拍成电影
台海网5月7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读过作家蔡崇达《皮囊》的人都会知道,书里有一座“母亲的房子”。如今,这座房子被他改造成了图书馆。日前,“母亲的房子”图书馆试运营后,迎来了四面八方的宾客,从5月1日起,该图书馆正式投入运营。蔡崇达对这个图书馆还有更多期待。他想把这里打造成专业的文学写作通道、让它成为家乡的文化广场,把《皮囊》里的人物原型拍成电影作品,把世界带到家乡来,把家乡带到世界去。
孩子们在图书馆里吸取知识的力量
空间清新舒适 书籍种类丰富
清晨的阳光穿透宽大的落地窗,照见满室书香。这个地方就是作家蔡崇达《皮囊》里描写的“母亲的房子”图书馆,如今经过蔡崇达的一番努力,突破重重困难变为现实。图书馆正以静谧包容的面貌,喜迎各方宾客。
走进图书馆,一楼左侧是下沉式的讲堂,高低不一的台阶,可供听者自由落座。 地板中央镶嵌“恒昌讲堂”四个大字,周遭以闽南红砖铺就。讲堂边设有水池、种着绿树,可谓赏心悦目、动静皆宜。
转入一楼右侧,沿台阶拾级而上,可以分别从两侧通往二楼的阅读区。 宽敞的回形走廊,既可通行,也安置着休闲桌椅供人休憩、阅读。走向回廊深处,图书室映入眼帘。文学、艺术、历史、自然科学……图书种类各式各样,应有尽有,让走进这个空间的来客,瞬间就能感觉特别亲切舒适。
设计师琚宾表示,房屋设计时特别注重通风和采光,大量采用了落地窗、矮墙等元素,使树影婆娑、阳光雨露都可无遮无拦地进入,让人与自然更好地融合。 另一方面,设计中融入了许多闽南元素。如红砖作为讲堂地板;又如灰白混凝土墙面的纹路规格,参照了闽南石头房石条的长宽距离等。
“他们可以来这里阅读、听讲、休憩,躺着、趴着、坐着都行。希望这里又亲切又安宁又美好。”蔡崇达笑着说。
发起“点灯计划” 打造文学写作通道
这是一座与文学相连、有灵魂的房子,这是一座与乡愁有关、有情感的房子……随着“母亲的房子”图书馆正式开馆,图书馆的恒昌讲堂也迎来了“重磅人物”。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与蔡崇达一起,带来了一堂“人与回家”的主题分享。他们还与东石的师生们进行互动交流,为文学爱好者们答疑解惑。
“今后,我将邀请更多朋友来到恒昌讲堂进行分享。他们既是以亲友身份而来,又是社会各界颇有建树的人。”蔡崇达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远方带回家乡,让家乡的孩子们近距离与他们接触,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收获更多成长。
蔡崇达说:“借这个图书馆,希望做一盏灯,点亮他人。”蔡崇达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专业的文学写作通道。他说,三十年前,他就是从这里生发出了作家梦的。三十年后,他希望自己走通的路径,也能为有同样理想的人提供更便捷一些的通道。所以,今后他将在这里认真地开专业的写作讲座。
他还希望,这里也可以成为家乡的文化广场。像一楼天井的恒昌讲堂、五楼的露台雅集空间,都会开放给大家使用,可以是分享、讲座、演出、舞台剧、亲子阅读、手工课等。他把这个活动构想,取了个有意思的名,叫“点灯计划”。目前,已经发出点灯人召集令。
《皮囊》将拍电影 大部分戏在泉取景
电影本身就是一项多学科的复杂工程。一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所经历的步骤烦琐到超乎想象,光是前期筹备可能都要花上好几年,比如陈凯歌导演筹备《妖猫传》就花了6年的时间。
《皮囊》是蔡崇达的心血之作,也赢得了不俗的市场反响。而把《皮囊》里的人物原型拍成电影作品则是他的一大心愿。为此,在七年前,蔡崇达就开始为该电影的筹拍而努力奔走,接触各电影公司、导演、制片人,洽谈合作事宜。
功夫不负苦心人,目前电影的剧本大纲、制片人、编剧等相关主创人员均已敲定,也开始尝试对接演员人选。
蔡崇达说,因《皮囊》是以泉州为背景的书,所以电影大部分戏份自然就会在泉州取景。一个多月前,他刚刚陪同主创团队来泉州考察看景。主创团队通过考察看景后,不仅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质有切身的了解,同时也对电影的整体把握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乡潜藏着取之不尽的富矿,也是应该出现在更多作品中的地方,所以一定要把家乡挖掘好、写好、拍好。”蔡崇达说,任何一片土地,都需要好的讲述者,然后把它变成影像呈现出来,与观众见面。(记者 曾广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