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官陂镇去听故事
官陂镇政府大院
官陂镇位于诏安县西北部,东与云霄县和平农场相连,南接霞葛镇,西临秀篆镇,北接平和县大溪镇。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设有17个行政村,161个自然村,20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2万人。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
![](http://n.sinaimg.cn/fj/crawl/141/w550h391/20210406/3f61-knipfse7159495.jpg)
四百多年的老榕树
2月16日,记者走访了这个古老的乡镇,不论是街头的信步,还是村尾的交谈,都让我陶醉其中。轻轻地打开他们镇的历史扉页,抖掉上面的尘埃,你会发现,闪现在我们眼里的是智慧,是善良,是质朴,是讴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故事。
“活廖神张”的来由
“活廖神张”,通俗地解释:活着姓廖,死后为张。这不是一种姓氏的简单改变,而是质朴、守信美德的传承。
大约明朝末年,官陂镇的乡贤廖郭宁娶妻邱氏,单传一女廖大娘。廖大娘品貌端庄、敏慧贤淑、精通诗书、知书达理,深得夫妻俩的宠爱。廖郭宁不想让爱女远嫁,欲招婿入赘。此时恰逢云霄西林参议第六代孙张元子因故躲避居住在官陂坪寨教书。廖郭宁得知张元子英姿义贤、忠厚朴实、聪明智慧,意欲招赘为婿。张元子也知道廖家为人勤朴、是乡里的贤达人士,家资盈富,愿意入赘为婿。婚后,廖公视婿如子,元子亦孝敬二老,亲如父母。他们克勤忠孝,深受乡民赞誉。明宣德十年(公元1534年)八月初一卯时,张元子时年48岁喜得一子取名友来。
廖郭宁恐百年之后,儿孙忘廖还张,嘱咐女婿说:“得我产业而承我廖者昌。”女婿答应道:“生当姓廖,殁得归张。”此是“活廖神张”之由来。友来少年时父亲常对他说,为父原来是云霄西林和尚塘人,入赘廖家,儿长大后应当每年回原籍扫墓祭祖。春秋之祭时,更不要忘了廖家的祖辈,代代子孙要遵守“廖是皮,张是骨”,生时为廖,死后书张。在家居住者,户籍登记、财产登记、兵籍、婚姻登记等都用廖姓;百年后,在神龛牌位、墓碑等,都用“张”姓。若移居外地,姓廖姓张由其自便。
15年后,张元子积劳成疾,临终前嘱咐儿子道:“子孙后代,生当姓廖,以光母族;死当姓张,以存本性。生死不忘‘张廖’两全。”友来听后,向父亲立誓:“凡我子孙,生则姓廖,殁当书张,以抱廖公之德。若移居外地,姓张姓廖听便。”这就成了当地的民风民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村民们传承了先辈忠孝、诚信的优良品质。
![](http://n.sinaimg.cn/fj/crawl/162/w550h412/20210406/47c5-knipfse7159632.jpg)
![](http://n.sinaimg.cn/fj/crawl/162/w550h412/20210406/85b3-knipfse7159677.jpg)
这里风景独好
牛犬救命
张元子与廖大娘48岁喜得一男子,名叫友来,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友来自幼聪明,束发时能知书识礼,待人接物颇有家父风范。友来17岁时,因廖族“有犯国法之不容赦者”。张元子为了廖姓族亲免受株连,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当年65岁),挺身而出,担起廖族之全部责任,前往官府申辩。父亲长期在外奔波,祖父母也都已耄耋之年,因此,友来常常到地里巡视庄稼。下地时,他常以牛犬相伴。一天,他又牵着水牛牯、带着大黄狗到地里去。途经山脚下的荒田时,突然感觉四周阴森可怕,大黄狗也吠吠不前,水牛牯冲着山里的树林,不断发出哞哞的叫声。友来顿时觉得有股寒气逼来,不由地全身颤抖起。就在这时,树林里窜出一只老虎。老虎向友来和牛犬步步逼近。水牛牯有灵性,站在前面,用尖利的双角与老虎厮拼,保护友来和大黄狗。大黄狗见势不妙,箭一般地奔回家去。它缠着友来祖父母,仰着头,一边焦急地狂吠着,一边流着泪哀怜地望着老人。老人心中想友来向来是和大黄狗在一起的,今天怎么只有大黄狗了?还有水牛牯呢?这一想知道孙子出意外了,连忙召集乡里乡亲,顺便抄起家伙,紧跟着大黄狗朝地里跑去。
大家气喘吁吁地跑到山脚下,但见友来骑在水牛牯的背上,水牛牯身上已经血迹斑斑,伤痕累累,但依然瞪着一双喷出怒火的眼睛,怒视着老虎,与老虎机灵地左右周旋着。老虎见到忽然来了这么多人,手持家伙,有的还敲着手中的铜锣,吓得赶紧逃入森林。
友来终于得救了,回到家中祖母抱着孙子喜不自禁地发愿道:“庆幸神明保佑我孙子,感激牛犬和佃农鼎力相助,我这张廖一脉得以相续。从今起,子子孙孙不食牛肉,不食狗肉,以报他们的救命之恩。”此后,官陂镇的村民不再吃狗肉、牛肉了。
十三连饶平起义
1929年3月,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军进驻闽西,挺进东江,促使东江各县武装斗争的复兴,饶平的革命斗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驻扎在潮梅一带的国民党蒋光鼐部于7月31日,从汕头派遣教导团第三营进驻饶城,企图纠集地方反动势力,围剿饶平的革命力量。
蒋部教导团第三营第十三连有官兵80多人,他们在蒋军内经常受到官长的苦打和虐待,早已咬牙切齿。到饶平革命根据地时,亲眼看到当地热火朝天的工农运动,又听说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4000多人先后出击赣南、赣东、闽西一带,打了很多胜仗,扩大了闽粤边各地武装斗争的声势。在高涨的工农武装斗争形势的影响下,该连在杨富华、赖华山、李春华三个排长的秘密串联下,于8月27日夜,趁官兵熟睡之际杀了顽固的副连长(连长到汕头开会),宣布起义。义军高呼“土匪来了”,佯装追击土匪出城,急奔上饶,拟转道闽西投奔红军。他们在饶平与平和交界的山区找不到向导,摸不清通往闽西的路径,急得团团转;而饶平县委和当地群众,因对该起义真假不明,不敢贸然接近。直到该连挥戈攻打深圳反动乡团,以示真诚起义后,县委才委派詹瑞兰和连半天与之接洽,并发动上善农会宰猪做饭,欢迎起义队伍。
这就是福建革命斗争史上的“十三连饶平起义”了。
![](http://n.sinaimg.cn/fj/crawl/161/w550h411/20210406/282c-knipfse7159760.jpg)
迷人的土楼景观
![](http://n.sinaimg.cn/fj/crawl/161/w550h411/20210406/2133-knipfse7159832.jpg)
全镇有一百多座土楼,供游客观赏
徜徉在官陂镇的街头巷尾,你不是被那沉甸甸的土楼文化给陶醉,就是被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史给震撼;
![](http://n.sinaimg.cn/fj/crawl/162/w550h412/20210406/9312-knipfse7159934.jpg)
不愧是文化之乡
你不是被那迤逦的风光所迷住,就是被纯酿的人文给迷倒;
![](http://n.sinaimg.cn/fj/crawl/162/w550h412/20210406/a6e9-knipfse7159456.jpg)
土楼迷倒游客
你不是享受着那淳朴的民风熏陶,就是为那质朴善良而讴歌。
![](http://n.sinaimg.cn/fj/crawl/162/w550h412/20210406/0d6a-knipfse7159501.jpg)
![](http://n.sinaimg.cn/fj/crawl/162/w550h412/20210406/495b-knipfse7159547.jpg)
村民日常生活
当然,还有那一连串的故事,像春天里悬挂在瓦房飞檐下的风铃,发出一连串动听的叮铃铃声。
![](http://n.sinaimg.cn/fj/crawl/162/w550h412/20210406/e917-knipfse7159613.jpg)
享受天然温泉
来吧,有小假日的时候,可以来这里沐浴朗朗清风,享受山涧温泉,体验客家文化。
![](http://n.sinaimg.cn/fj/crawl/161/w550h411/20210406/dd42-knipfse7159654.jpg)
喜欢书法的孩子们
俯瞰官陂镇镇区
END
主编 | 孙永强
美编 | 吴源园
主办 | 八闽乡村福州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