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网

  医务人员在采集样本。(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陈季玉 杨涛)在紧急状态下,如何高效、有序、安全地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昨日,集美区开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核酸检测演练,全区144个采样点同步行动,开展应对突发情况“实战能力”大练兵。

  面对冬春季疫情防控,集美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部署,自去年10月21日至今年1月25日,已举行核酸检测演练36场,采样点涵盖社区、学校、养老机构等。以核酸检测演练为抓手,集美区努力找问题、查难点、补堵点,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人员调配、物资配备、部门协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高效有序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多部门协作

  演练现场井然有序

  “请大家依次进行体温检测,有序排队等候。”昨日下午,记者在后溪镇崎沟村核酸检测演练点看到,村民们全都规范佩戴口罩,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保持一米线距离排队等待采集样本。

  现场设置了测温区、等候区、采样区、隔离区、缓冲区等多个区域。集美区政府、卫健局、工信局、公安局、疾控中心等多部门通力协作,共同保障此次演练的顺利进行。

  “您近期是否有出省?”“是否到过中高风险地区?”……在采样点,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详细询问村民的行程信息,做好信息登记。这些信息将及时录入溯源系统,便于村民查询检测报告,一旦发现阳性样本,相关部门可及时追踪,尽早找到传染源、切断传播链。

  一旁的转运车也准备就绪,将在采样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把样本快速转送至集美区疾控中心实验室。

  模拟突发情况

  处理仅耗时十来分钟

  演练特别模拟了一个突发情况。测温区的工作人员报告:“发现一位村民体温超过37.8℃。”根据应急预案,现场指挥立即上报,并指导工作人员将该村民送到临时隔离区,5分钟后复测体温。

  “体温37.9℃。”经复测,这位村民体温仍过高。工作人员立即拨打120,救护车很快赶到,将该村民转运至发热定点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从发现高温到送上救护车,全程耗时仅十来分钟。

  全流程串联

  结束后将复盘查缺补漏

  “以往是局部演练,而这次是全流程串联。包括现场登记、样本采集、转运、送入实验室、出检测报告、后台信息流转等所有环节都被串联起来。”集美区卫健局副局长李拓江表示,此次演练在全区六个镇街、14所大中专院校共设置了144个采样点,是一次全区核酸检测“实战能力”大检验。

  接下来,集美区还将复盘此次演练,一方面提醒市民持续绷紧疫情防控弦,另一方面对人员调配、部门协作等方面进行查缺补漏,完善各项工作。

  据悉,为应对突发情况,集美区实施“模块化准备”——根据全员核酸检测各环节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好应急物资配备和人员调配。比如,医务人员的箱子里准备了一整天用量的防护服、口罩、试管架等,信息登记员的电脑已调试好,每个医疗机构每晚安排三个应急采样班。大家都严阵以待,一旦进入紧急状态,一声令下就能应战。通过常态化精准防控、突发公共应急事件处置相结合,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链接]

  防疫宣传“声”入人心

  “这里是浦林之音广播站,下面由我来播报最新的防疫信息。”每周末,当村村通广播响起,灌口镇浦林村村民们都听到这亲切的童音。原来,浦林村组织少年儿童组建“浦林之声”广播队伍,小小广播员每周定时通过村居广播号召齐心抗疫。

  在农村地区,一些老人家听不懂普通话。灌口镇专门制作了普通话+闽南语“双语版”防疫音频,通过村村通大喇叭+流动广播车和广场舞小蜜蜂相结合的“定点+流动”方式,让广大村居民及时了解疫情防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