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上12时许,51路末班车在途经汽车南站时,上来四名20岁左右的女子,只投入1.2元。无视司机的补钱劝说,司机只得报警。在民警的劝说下才补齐了钱。可当民警离开后,这四名女子更加嚣张,“配合默契”一路对司机和乘客进行谩骂。 【详情】
公车“居家”派
公交车是城市的移动风景线,更是展示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但是公车上总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把公车当做自己家一样,想做啥就做啥!而这些“居家”有哪些特点呢?
![]() |
支持 公车是我家,我只是太过“居家”而已。在家里有什么不能做的? |
![]() |
![]() |
反对 公车是公共场所,是体现城市的一面镜子,坚决反对不文明行为。 |
|
![]() |
|
结语:乘客在公交车上的一举一动已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如今已经一种社会问题。公交车也不仅仅是城市的移动风景线,更是展示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乘客的行为不仅体现着个人素质的高低,更是城市形象的展现。当我们看到不文明行为时,轻声劝道,或许可以换来更加文明的乘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