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花灯展,万人同游春;莆田过大年,红团闹元宵;蒲城剪纸贺新春,剪出花样新年味……今年春节,福建文旅以非遗为发力点,书写“中式浪漫”,其背后也凝结着一抹抹“建行蓝”。

  聚焦新春消费市场的“非遗热”,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供需两端探索“金融+文化”服务模式,以“强信贷+惠引流+搭平台”支持非遗传承发展,助力新春文旅消费迸发新活力。

  “建”证红团闹新春

  作为莆仙节庆美食,莆田红团不仅是千年非遗美食的记忆,更承载着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见证了莆仙人迎春的欢喜与祈福。

  又是一年新春至,莆田市荔城区歆宴缘中式快餐店弥漫着节日的气息。老板陈煌歆一早就带着学徒们忙碌起来,精心准备红团。糯米粉混合着天然红菜头汁,制成色泽鲜艳的红色面皮;细腻的绿豆馅料带来唇齿间的甜蜜;印有“福、禄、寿、喜、丁”等吉祥字样的裸印模具,不仅赋予了红团独特的外观,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这么多年,我一直用的是建行卡、建行POS,财富增值的事情也全都交给了建行,主要是放心。去年,客户经理小黄看我新招了学徒,需要更多流动资金,根据我的收单流水记录当天就秒批了145.6万元。有了这笔备用金的支持,我底气都满了。”陈煌歆说道。

  2018年,陈氏红团被认定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陈煌歆多年不懈努力的结果。从最初的小作坊到如今的省级非遗,每一个进步都是他对传统技艺的执着追求,也有着建行的见证与陪伴。建行莆田分行不断迭代服务模式,从早期的基本金融服务,到今天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不断优化审批流程,为更多像陈煌歆这样的非遗领域创业者提供金融支持,助力传承民俗文化。

  点亮花灯更璀璨

  泉州花灯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元,以独特的刻纸、针刺和料丝镶装工艺闻名,是闽南地区的美学代表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傅草艺是泉州花灯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是国内多个城市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国家花灯展会上的常客,屡次获得大奖。走进傅草艺创立的汉月花灯工作室,只见各式各样的手工花灯装饰其间,既有工艺繁琐的刻纸无骨料丝灯,也有针刺无骨花灯。每年除夕到元宵节前都是工作室最忙的时候,傅草艺常常工作到深夜。

  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傅草艺计划着多招一些工人、扩大工作室规模,但资金短缺问题成为限制他发展的“拦路虎”。

  “每年这个时候,备材、请工都需要一大笔钱,更别提还要扩大规模了,还好有建行的及时支持!”提起和建行的缘分,傅草艺颇为感慨。建行泉州鲤城支行获悉工作室资金需求后,迅速安排专人对接,结合其特点推荐办理专为支持非遗传承推出的“闽匠贷”,不到1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从申请到放款的全流程,为傅草艺带来金融“及时雨”。

  “既要守正又要创新,我想将非遗技艺结合现代特色,让花灯也能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在建行的支持下,傅草艺正不断进行探索尝试,让传统花灯之光照进现代生活,让闽南美学在时代发展中历久弥新,散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搭台“剪”出新花样

  浦城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融南北风格,画中有字、以字组画,寓意祥和,融入春节等各类节庆活动。

  为传承好蒲城剪纸,“剪花嫂”们在保留传统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多元化剪纸作品。浦城剪纸手艺人王女士便是其中之一。她创办的“剪花工作室”,把时代主题、大众审美融入剪纸作品,开发出“剪纸+文创”“剪纸+数字影视”等新业态,成为浦城剪纸传播、发展的重要驿站。

  在建行浦城支行组织的“巧手剪纸·共鉴非遗”民俗体验活动上,建行客户经理与王女士结识,了解到她创办的工作室正在做市场推广,推荐工作室入驻“建行生活”平台,提供免佣金、活动推广、优惠券等服务,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为工作室“圈”粉带货、打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