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第十届厦港“送王船”活动在厦门沙坡尾举行。长达11.12米的“王船”和声势浩大的踩街队伍吸引了众多市民与游客。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核心提示

  2020年12月17日,第十五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投票决定,将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是我国首次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报成功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送王船”是闽南沿海先民于明代创造的抚慰、祭祀海难遇难者的仪式。闽南人称海难遇难者为“好兄弟”,称“代天巡狩”的地方保护神为“王爷”,“送王船”因此也俗称为“做好事”。这一习俗由相关社区的宫庙或宗祠于东北季风起时举办,一般每三到四年举办一次,包括迎王、造王船、竖灯篙、普度、送王船(踩街游行及烧王船)等仪式。

  随着闽南人的海上贸易与迁徙,送王船习俗于17至20世纪流传到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裔聚居地,是闽南海洋历史文化的重要遗留。

  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一周年,闽南三地的“送王船”活动在乡土文化语境中获得了怎样的活态传承?本期“关注”为您呈现——

  

  “船”更高大仪式更多

  福建日报记者 萧镇平 于莉 通讯员 林洁 郑文典

  19日,漳州开发区石坑社区保泉宫举行了热闹的“送王船”活动,上千信众齐聚保泉宫,见证三年一度的民俗盛典。自一年前“送王船”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后,漳州地区代表性社区的“送王船”活动重焕光彩。

  外观奇特的“王船”并不只是个模型,它完全仿照福船建造。船上建筑还原了中国古代的歇山式屋顶,船身绘有代表吉祥如意、合境平安的彩绘图案。一艘“王船”,融合了多项闽南传统技艺。

  “石坑社区的‘王船’现在采用上等杉木建造,结实又气派,船上的神像、人物用彩扎工艺制作,栩栩如生。”保泉宫民俗传习中心负责人陈元辉说,今年的“王船”长8.9米、宽2.6米,“是历届活动以来最大的一艘”。

  在众多宫庙中,位于九龙江流域的进发宫独树一帜,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上神庙”,其“送王船”的流程全部在水上完成。据介绍,这与当地疍民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高度契合。进发宫理事会会长郑休山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玉皇大帝生日,“请王”请来“外海王爷公”,在进发宫“住”半年,辅助庙里所供奉的神明,保一方疍民平安。到了农历九月十三,就要举行“送王”仪式。

  今年11月进发宫举行的“送王船”活动,多了一份成功入列“世界级非遗”的喜庆。一直关注研究进发宫疍民习俗的漳州文化学者杨晖说,往年“王船”是在江滩上化吉,今年多了一项“王船”巡江仪式。

  专家认为,“送王船”已成为联结社区民众、推动社区和谐发展、丰富闽台两地乃至中马两国之间对话合作的重要文化载体,是一种弘扬正气和规范行为的积极文化现象,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

  目前,保泉宫民俗传习中心鼓励更多村民特别是年轻人学习“王船”的制作技艺和相关知识,确保该项目的活态传承、代际传承。漳州开发区的年轻一代积极录制留存影像资料,用微信、直播等新媒体方式宣传“送王船”承载的人文情怀。

  “之前都是老一辈在做这件事。去年‘送王船’成功申报世界级非遗,让我们年轻一代也认识到保护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前辈的带领下,我们将以自己的方式尽一份传承之力。”保泉宫工作人员曾铭贵说。

  

  “王船”驶向新的航道

  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纯手工打造的10多米长的“王船”上,彩旗飘扬,描画的蛟龙活灵活现,纸人也惟妙惟肖……19日,厦门市海沧区嵩屿街道石塘村举办了三年一度的“送王船”民俗活动,吸引上千人参与。而在11月28日,湖里区禾山街道枋湖社也举行了12年一次的“送王船”活动。因疫情防控要求,两地“送王船”在规模、环节上进行了缩减,但现场依然热闹无比。

  在“送王船”跻身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一年间,更多青年人参与仪式实践,造“船”技艺更多走进校园,相关活动延伸为文化节,及至为被拆迁的村居争取活动空间……在主申报城市厦门,越来越多代表性社区和传习点更注重它的活态传承、代际传承,力求书写海丝文化新“船”说。

  留住宫庙 传承不断

  “像这种历史悠久的特色民俗活动,既是人们的敬海狂欢、寄托祈求平安的朴素愿望,又维系着海外侨胞和故土的情感,一定要好好传承下去!”19日,围观海沧石塘“送王船”后,在厦门工作生活的南平人纪昌美表示深受震撼。

  作为“送王船”信仰的中心区域,厦门“送王船”在当代的传承传播最为典型。目前,思明区厦港、塔埔、何厝,湖里区浦口、钟宅、枋湖,海沧区钟山、石塘、海沧、新垵,同安区吕厝、翔安区后村等13个社区、村落,都保留着大型的“送王船”民俗活动。

  “这13个地方的‘送王船’大同小异,一般每隔三或四年在秋季东北季风起时举行,大都有‘迎王送王仪式’。”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退休教授石奕龙说,仪式开始时,人们聚集在海边欢迎“王爷”来到宫庙,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这体现了尊重生命的理念。

  石奕龙自上世纪90年代起研究“送王船”,并参与了“申遗”文本拟定。30多年来,他一直在纠正部分人将“送王船”理解成“送瘟神”的观点。“前一届的‘王爷’化吉远去,新一届的‘王爷’继续庇佑平安。带着人们的最朴素愿望,这项习俗历经岁月变换,一代代赓续至今。”在他看来,“送王船”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而申遗成功,为推动当下多元社会尤其是移民社区的包容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

  厦门市非遗保护中心非遗部主任、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蔡亚约介绍说,在厦门的社区中,同安吕厝规模最大,每四年一次的“送王船”活动有近十万人参加;以海沧钟山村为代表的古三都地区,“送王船”传承较完整,也有相当的影响力;厦门岛东北部的湖里禾山地区“送王船”习俗普遍存在,点位集中且规模都较大;芸美、后村等地的“送王船”也独具特色。

  近年来,随着厦门城市发展,上述13个社区、村落不是已被拆迁改造,就是面临被拆改的局面,一度引发“‘王船’要送往何方”的担忧。

  记者走访发现,厦门岛内的六个社区都已拆迁。整村集中安置、宫庙保留或重建,目前是这一民俗活动得到较好传承保护的最佳方式。比如,湖里五通浦口保留了位于海边的宫庙;钟宅已整体拆迁重建,所幸争取到一块土地,将集中建庙。

  因为湖里区禾山街道枋湖社的宫庙及广场还在重建,当地今年的“送王船”活动临时借用附近一块小空地举行。枋湖太源宫理事会副理事长陈守礼说,毕竟现在是“人类非遗代表作”,只要宫庙在,民俗活动能延续下去,传承就不会中断。

  作为厦门岛内的“网红”,厦港(沙坡尾)片区正在进行新一轮城市更新,厦港“送王船”的命运也备受关注。石奕龙认为,传承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片区改造提升的基础,厦港“送王船”可以跟文化旅游好好结合,打造成一张文化名片。

  更新观念 创新提升

  28日下午,在枋湖新建的戏台上,82岁的“造王船”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钟庆丰正在对一艘新造的“王船”进行收尾工作。

  “这艘王船打算用来展陈。”枋湖太源宫理事会顾问苏加强说,利用新建的舞台空间,他们计划辟出一个房间作为“送王船展陈室”,加大宣传力度。

  让苏加强欣慰的是,申遗后,很多市民对“送王船”有所改观,“以前觉得是迷信活动,现在则认为是一种文化,不仅大方参加,还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吸引了不少新厦门人”。上个月,枋湖如期举行“送王船”活动,其中的彩莲项目几乎都由年轻人担纲,现场元气满满。

  位于厦港沙坡尾的龙珠殿设置了“送王船展示厅”,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这一风俗,逢节假日还有志愿者负责讲解。生活在“网红”社区的年青一代,早已深知身边非遗的价值。

  在同安吕厝,“送王船文化节”应运而生,华藏庵附近更打造了“送王船”文化广场,更多村民在吕厝送王船传习中心的支持和鼓励下,走进传习中心体验“王船”的制作技艺。

  “王船”进校园活动多点开花。2015年起,钟宅民族小学(后并入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邀请钟庆丰开设“王船”兴趣班,该校教师陈文旌不仅拜师学艺,更作为搭档、助手,帮忙策划“送王船”文化兴趣小组的活动。就在本月,厦门英才小学、华侨大学等学校与钟庆丰洽商引入“王船”相关课程。

  在海沧钟山社区,水美宫送王船传习中心也积极推动相关文化进校园。中心代表陈福圆表示,希望以“送王船”为平台,向青年一代传播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进而起到规范和引导社区成员行为的作用。

  蔡亚约告诉记者,“送王船”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也影响了行政部门对它的认识和态度,相关社区也在努力抹去它的迷信色彩,更加注重宣传环保和爱护动物的理念,对一些会产生浪费、污染的环节进行变通。

  “相信通过‘送王船’的仪式实践,能够促进人们更加关注自身与海洋的关系,感恩自然,对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也有现实意义。”蔡亚约认为,厦门在做好本地传承、创新的同时,还要兑现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申遗承诺,与马来西亚方面展开更多研究与合作,推广优秀保护实践,促进社区、群体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让“王船”驶向新的航道。

  

  富美宫影响广

  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富美宫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南门水巷末端,临晋江下游富美渡头,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主祀西汉名臣萧太傅,配祀文武尊王及王爷二十四尊,清光绪辛巳年(公元1881年)移建于现址,现存庙宇为清代建筑。

  泉州民间王爷崇拜由来已久,富美宫被称为“泉郡王爷庙总摄司”,分灵遍及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其中仅台湾就多达2000余处。

  据介绍,富美宫早年曾专门设有王船制造场所,按照古老的传统,王船的尺寸、开斧、竖龙脊、立桅、神明配置、起锚出航时辰等,均需在萧太傅神前扶乩或卜筶来决定。王船一般长6至10余米,能承载几百担重量,一般通过掷筊来定尺寸,在正常气候下具备远程漂航的能力。

  刻于1763年的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记载:“是月(指农历五月)无定日,里社禳灾,先日延道设醮。至期以纸为大舟及五方瘟神,凡百器皆备,陈鼓乐、仪仗、百戏,送水次焚之。近竟以木舟具真器用,用以浮于海者。”可见在250多年前,泉州就有了木质王船。

  《泉郡富美宫志》记载,富美宫因为是泉州王爷行宫,历史上送王船甚为频繁,且礼仪隆重。举办水醮、放水灯、送王船等民俗活动时,远在晋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以至厦门、漳州、龙岩等地的善信也闻讯前来,地方绅士、县官也参加祭典,泉州各戏班争先献演,富美宫内外人山人海、鼓乐喧天,颇有“总宫”态势。

  富美宫送王船,先要举办醮会,祭毕后,由事先挑选的几名水手,各自背带符箓,在富美古渡头下水,按指定时间起锚,由水手徐徐从晋江下游驶出泉州湾,而后停泊于海滩,举行人神交接仪式。在简短祭献后,由水手按预定方向张帆起锚,焚化背带的符箓,意为将王船交给神明,水手再离船上岸。交接完毕后,王船顺风漂向远方,消失在海天之际。

  后记

  让非遗生命力更久远

  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送王船”传递着我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是海丝文化的缩影,也是中华文明在海丝沿线国家传播交融的生动例证。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理论上说,与“送王船”相关的代表性社区(宫庙)和它们所承载的社区传统,应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南音、木偶戏、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久负盛名的非遗相比,送王船仍颇有“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随着经济活动和城市更新步伐的加速,乡土语境逐渐式微,不少传统民俗活动正淡出公众视线,“送王船”的传承也迫在眉睫。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构成,厦漳泉三地都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泉州为例——今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22处遗产点在内的泉州重点文化遗址,未来将得到制度性的保护加强。与看得见、摸得着的遗产相比,非物质遗产的发掘、保护难度更大但同样重要,因为它们合起来才能构成在地文化的完整闭环,不容有失。

  记者认为,应加强对包括“送王船”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力度,在文化展示、旅游推介等活动中多“推一把”,让它们以更鲜活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提高存在感。泉州成功申遗后,城市美誉度攀升,国内游客纷至沓来,当下正是振兴和推介泉州文旅的最好时机。如果能深度挖掘南音、梨园戏、送王船等非遗文化的“烟火气”,使它们有机融入文博(产业)体系,进而开发出更丰富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就能让宝贵的非遗走近更多普通人,让它们的生命力更久远。

  保泉宫“送王船” 江佳鲲 摄

  “王船”进校园。林泽贵 供图

  每逢“送王船”,厦门市海沧区中山社区便万人空巷。(资料图片)

  漳州进发宫“送王船”活动 曾松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