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 记者 邓丽萍 摄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 记者 邓丽萍 摄
市民在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挥洒汗水。记者 王温萍 摄市民在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挥洒汗水。记者 王温萍 摄
2000年,吉新鹏(后排右四)夺得悉尼奥运会金牌后回厦与厦门羽毛球球队教练、运动员等合影。谌龙(前排左一)、世界冠军龚伟杰(第二排右三)以及知名教练林江利、汤仙虎等也在图中。(龚伟杰供图)  2000年,吉新鹏(后排右四)夺得悉尼奥运会金牌后回厦与厦门羽毛球球队教练、运动员等合影。谌龙(前排左一)、世界冠军龚伟杰(第二排右三)以及知名教练林江利、汤仙虎等也在图中。(龚伟杰供图)
在篮排球馆举行的各类体育赛事,营造了全市全民健身的氛围。(资料图)在篮排球馆举行的各类体育赛事,营造了全市全民健身的氛围。(资料图)

  近日,厦门市体育局发布公告称,厦门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篮排球馆将于8月20日起闭馆。

  这两座兴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球馆,见证着厦门体育事业的发展,其中羽毛球馆还走出了吉新鹏、谌龙两位奥运冠军。在市民心中,这里是承载他们青春记忆的地方,见证着他们与球友之间的情谊。

  如今,由于屋顶漏水、墙体开裂、钢构件锈蚀变形、未达到国家现行抗震要求等问题,这两座有着三十几年历史的球馆将闭馆。闭馆是一段辉煌历史的终点,也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

  目前,这两座球馆的改造方案还在讨论阶段,让我们一起期待它们的焕新出发。今天,请跟随晨报记者的脚步,探访这两座有年纪的球馆的故事吧!

  羽毛球馆:

  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摇篮

  1988年,厦门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建成,随后一年,篮排球馆投用。它们是体育中心最早的两个场馆,许多运动员和市民在这里开启了运动时光。在当时而言,这两个球馆场地大、设施完善。

  厦门市体育中心副主任郑元湛回忆:“羽毛球馆一共有24片场地,当时省里的羽毛球训练馆只有9片场地,队员们在此训练可以说是绰绰有余。当时新加坡国家队教练来厦看到如此大的训练场地,都赞不绝口。”

  培养了很多专业运动员

  1989年,厦门羽毛球队成立,在这里开启了长达27年的训练时光。1990年的春天,该羽毛球馆成为中国羽毛球队厦门训练基地。建馆33年来,羽毛球馆走出了吉新鹏、谌龙两位奥运冠军,郭振东、洪炜、刘成三位世界冠军。

  1989年,当时年仅12岁的吉新鹏来到厦门,开始在羽毛球馆训练。1996年2月,吉新鹏入选国家队。2000年,吉新鹏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羽毛球男单金牌。这是中国第一块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金牌,也是厦门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近日,吉新鹏站在外观有些斑驳的羽毛球馆前,回忆起他的训练时光,心中感慨良多。他说:“这是我很有感情的一个地方,在内心深处,我依然为在球馆里奋斗、拼搏的时光留下了一个特别的位置。不仅仅是我,这座球馆更是见证着一代代羽毛球爱好者的成长。”

  如今,尽管专业羽毛球队已经搬进了更加现代化的场馆训练,但这座羽毛球馆在运动员心中依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运动员来此追忆旧时光

  闭馆消息传出后,上周六,厦门羽毛球队的五六批球员30多人相约来到羽毛球馆门口合影,教练、球员们在这里重新集合,重温当年训练的美好时光,那些关于青春和汗水的回忆在这个夏日里闪闪发光。

  一位退役运动员表示,她在这座羽毛球场馆获得了1988年全国业余体校羽毛球锦标赛的冠军,羽毛球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说:“听说要闭馆,心里肯定是不舍的。这几天,我每天都来打球,坚持到闭馆的最后一刻。当然,不舍之余,我也希望我们的羽毛球馆越变越好,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运动设施,这也是一种期待吧!”

  不少球友“准点报到”

  体育中心羽毛球馆承载的不仅仅是几代运动员的青春故事,更是厦门这座城市的运动记忆。

  厦门是一座羽毛球氛围十分浓厚的城市,这座羽毛球馆的存在,让市民更加了解羽毛球运动。据了解,羽毛球馆建馆之后,很快就开放给市民使用。平日里,场馆里羽毛球飞扬,每到傍晚,不少球友“准点报到”“雷打不动”。

  一位在这里打了25年球的市民告诉记者:“我从1996年就来这里打球了。下午,专业队伍在此训练,他们训练结束后,我们市民刚好接上,在后面的时间段打球,球场天天都是爆满的状态。”

  “不管什么时候来打,羽毛球馆的位置都是很紧张的,尤其是下午5点之后的黄金时段。”来打球的市民告诉记者,由于 这里交通位置便利,收费相较于其他羽毛球馆低,因此很多人下班后都爱来这打球。此外,能观摩专业队员训练、比赛,偶尔能与专业运动员切磋球技,也是羽毛球馆人气旺的原因。

  “青春就在这里啊!”一位在羽毛球馆打了20多年球的业余爱好者告诉记者,“我在这里结识了很多伙伴,这里不仅是打球的场所,更是大家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地方。”

  篮排球馆:

  默默守护 城市发展

  市体育中心篮排球馆在市民心中的地位也不低。篮排球馆有看台,拥有1500个座位,在没有工人体育馆时,这里可以说是许多赛事、文化活动举办者争夺的“香饽饽”。此外,它也是许多篮球、排球爱好者的聚集地,曾举办过中国羽毛球挑战赛、全国女排职业俱乐部联赛。当年郎平率女排姑娘来此比赛,曾轰动一时。中国乒乓球队也曾多次到馆里集训。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厦门如今有着大大小小的体育场馆,篮排球馆承担着更加丰富的社会功能。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篮排球馆(即钢宇体育馆)作为了核酸检测点。此外,它也是今年新冠疫苗最早的接种点。此时的它更像是一位年迈的长者,默默守护着厦门城市的发展。(来源:海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