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GaWC最新一份世界城市名册出炉。

    GaWC主要通过考察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全球网络,衡量主要城市的全球连通性以及在全球化经济中的融入度,并以此定位世界城市。在业内,该榜单也被视为衡量城市全球性最权威客观的指标。

  当然,我们感兴趣的是,中国城市在过去的2年内,全球化程度又有了哪些变化?

  根据GaWC官网公布的两年榜单,城叔梳理了入围Beta-以上(即全球二线城市以上)的城市排名和变化情况。

  可以看到,有19个城市入围,与2018年数量保持一致。其中,除香港继续维持第三外,12座城市排名上升,6座下降,郑州、西安替换苏州、青岛进入该行列。

  Beta-以上中国城市两次排名变化数据来源:GaWC官网

  排名之外,如果仔细观察榜单,还能发现更多中国城市走向世界的新趋势。

  中西部崛起,东部“失落”

  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前,我们曾分析今年上半年外贸城市的发展情况。一个总的趋势是,在2019年乃至2020年上半年,不少中西部城市外贸数据实现了大幅增长,并扛住了疫情的冲击。

  在《中国海关》公布的2019年外贸百强城市中,也出现了不少中西部城市和东部城市换位的情况。

  GaWC的榜单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

  榜单显示,在今年排名下降的城市中,广州、台北二者皆退出Alpha的行列,来到Alpha-级别;杭州从Beta+下降至Beta,武汉从Beta退到Beta-;苏州、青岛两座城市则面临跨越等级的下降,直接从Beta-降至Gamma+。

  除武汉外,其余城市均位于东部地区。

  另一方面,上升的城市则以中西部为主。比如,成都上升12位,重庆上升9位。特别是在Beta-级别中,长沙、郑州、西安均实现了排名大幅上升。

  过去,内陆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对沿海城市的赶超,大多体现在外贸进出口、航线、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等层面。而该榜单则意味着,情况已经远远不止于此。

  一般认为,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的经济现象,即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的70%。

  而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意味着市场、技术等知识和信息的大量集中,这能吸引跨国企业选址;同时,制造业附加值能在第三方帮助下提高,并赢得全球配置资源的更佳优势。

  但相比一般制造业企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更加挑剔。根据GaWC观点,它们总是倾向于在世界城市网络中具有节点意义的城市里布局。

  换句话说,生产性服务业对中西部城市的加速聚集,意味着其国际化程度更高层次的提升。

  这与这些城市近年来将国际化提升至城市发展重要战略地位也是一脉相承的。

  体现在各地动作中,2017年,郑州“喜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时,曾提出,到2030年,郑州在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同时,将向全球城市迈进;

  而在西安《关于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中,亦有“建设引领新经济发展的全球硬科技之都”的表述。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