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检测服务,提升招才引智吸引力。 (本报记者 林露虹 摄)

  以才引才,同一个“朋友圈”里的高端人才相继被引进,这样的故事频频在火炬高新区上演。作为我市人才高地,火炬高新区通过平台打造、政策供给、机制保障和服务优化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构建起“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人才反哺”的发展格局,实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频共振。

  火炬高新区企业厦门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烯成公司”)总经理刘长江是园区“引才大使”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这些年来,他协助火炬高新区引进国家、省、市级各类高端人才共5位。今天,本报为您讲述他的引才故事。

  本报记者 林露虹 陈璐 通讯员 陈智明 徐立华

  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点燃人才创业“烯”望

  刘长江是一名80后,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2012年,他和大学同学蔡伟伟在厦门创新创业园创办了烯成公司,彼时的蔡伟伟是厦门大学物理系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紧抓市场需求,主攻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系统的研究和销售。

  “创业初期,烯成公司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是厦门市人才计划的扶持资金帮助我们走过创业初期最艰难的那段路。”刘长江说,烯成公司早期的发展离不开厦门对人才的政策支撑和火炬高新区的倾力服务。在政策支持下,烯成公司凭借技术实力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驶入发展快车道,成为石墨烯行业内较早盈利的企业之一。

  在创业过程中,刘长江发现新材料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尤其是一些先进的研发设备动辄上百万元,中小企业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投入。“科技人才创业最核心的是实验室,有了实验室,他们才能打磨出样品,进行下一步融资。为何不在园区设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帮助新材料领域的创业者降低研发成本?”刘长江的这一建议得到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2016年起,火炬高新区在全省先行先试,打造火炬石墨烯“五个一”平台(专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业投资基金、产业园、协同创新院)。

  今年年初,分三期建设、累计投资5000万元的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在该平台上,企业可共享高端设备,享受“家门口”的检测服务,且检测价格低于市场价。烯成公司为该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事实证明,火炬高新区在石墨烯新材料领域市场化、全链条的孵化模式,构筑起人才强磁场。如今,火炬高新区已引进培育烯成、祥福兴、泰启力飞、捌斗、中凯等各类产业与高层次人才项目团队、企业近50家,其中,三分之一的企业进入产业化,占福建省内产业化企业半数以上,凸显了火炬石墨烯在福建省石墨烯产业“两核三区”的龙头示范作用。

  “以资引才+以才引才”  加速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2016年起,刘长江多了另外一个身份——投资人。与创业者交谈时,他总会把火炬高新区推荐给对方。“火炬高新区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人才政策很有吸引力,还有懂创业者的服务团队。”

  通过“以投带引”的模式,截至目前,已有全磊光电、傅里叶电子、紫硅半导体、肖克利能源技术等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创业公司被刘长江及其团队引入火炬高新区。其中,全磊光电董事长张勇、副总经理单智发,傅里叶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小林,紫硅半导体总经理张峰,这些高端人才还获得了国家级或市级人才政策的支持。

  这些被引进的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是刘长江和蔡伟伟的同学或师兄弟。例如,傅里叶电子董事长徐小林是刘长江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原本在上海发展的他,被厦门市优厚的人才政策吸引,最终决定回厦创办企业。又如,曾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院担任研究员的张峰,受到刘长江和蔡伟伟力邀,最终从北京来厦创办紫硅半导体,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如今,他们都接过了引荐人才来厦的“接力棒”,把技术团队引到厦门,使人才集聚呈现链式效应,构筑起人才集聚高地。

  “火炬高新区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换来了人才的信任和扎根。”刘长江说,火炬高新区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积极为企业员工解决子女入学等难题,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在火炬高新区沃土的滋养下,全磊光电建立了国内首家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激光器/探测器外延片及其芯片产业化基地,为光纤通信系统和智能传感系统提供中国“芯”;傅里叶电子的高性能音视频解决方案已应用于一线品牌的多款产品;紫硅半导体成为国内首家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设备制造与应用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