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这里的人们总是习惯了听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甚至连它低空掠过准备着落时机翼上的花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南来北往,对于居住在距离厦门机场不到5公里的湖里区殿前街道的人们来说,是一个熟悉的命题。一个世纪之前,殿前人就以下南洋的悲欢离合写下答案,这个答案,在今天,开始有了新的讲述模式。
前不久
第三季“腾飞殿前·诗画家园”
艺术嘉年华的活动现场
迎来了一批批
来听华侨故事的年轻人
而他们大都是被讲故事的新方式给吸引过来的——可以加入“华侨故事茶话会”,和殿前街道的工作人员和居民泡茶聊天;一边听着闽南“答嘴鼓”,一边观摩艺术家张娜松带领团队制作的殿前“番婆楼”模型,从中体悟中西结合的精巧之所在;通过观看青年导演洪成业编导的《潮去潮又来》纪录片,从华侨南洋谋生往事的感动里走出,一头扎进充满闽南民俗文化气息的“艺术市集”中……
这个“嘉年华”
由湖里区殿前街道联合
高殿社区和“红顶艺术社区”举办
作为活动的主要推手之一,红顶当代艺术中心馆长陈丹妮正是土生土长的殿前人。即便如此,她自己也觉得,活动筹办的过程,她也像是重新穿过了一次“时光隧道”,触摸到一百年前至今殿前街道华侨历史文化更为亲切的脉动。
二十世纪初的殿前,还是一个标准的小渔村,傍海而居,人们主要靠捕鱼为生,狂风巨浪与时局动荡,让人们的生活举步维艰,也让性格坚韧殿前人,选择远渡南洋,向海而生。当他们在海外闯荡出一番成就后,也没有忘怀家乡和骨肉同胞,返乡建造番仔楼、修路建厂、兴教助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先富带动后富”的理念,为殿前的经济、教育做出过巨大贡献。
算下来,陈丹妮已经是“侨四代”了。在父辈告诉她的往事里,她的太爷爷曾背井离乡,只身前往菲律宾,成功打拼出一番事业,却在准备归来反哺故里时,在他乡遭遇海难而离世。“从小我就听父亲一直对我说,无论身在何处,心里都要牢记自己的家乡在哪里,自己的根在哪里。”
或许是有了殿前人
这种敢于闯荡的基因
18岁时的陈丹妮
曾像自己的先辈那样
告别亲人好友,远赴日本留学
在这段留学的经历中,她更深刻地感受到,闽南人同乡总是格外团结,远在异国他乡的互帮互助,或许更缘于一种同样的“乡愁”。留学归来,陈丹妮曾在上海、北京工作生活,而立之年,已在北京定居十年的她决定回到家乡,从零开始,将湖里殿前街道的闲置厂房改造成一个能够讲述“侨”故事的艺术空间,以艺术为支点,为厦门这座有着深厚华侨文化积淀的城市,增添一种新的讲述方式。
殿前现存的“番仔楼”
陈丹妮的选择
与当年的华侨先辈们的内心信念
如出一辙——
离乡谋生,是为了更好地返乡
在这次“嘉年华”中,她最满意、也是最受观众追捧的单元,叫做“殿前华侨故事剧场”单元,选取了陈氏和林氏两大家族的两条脉络展开:陈氏家族以房主陈宣志为主脉络,展示陈氏家族的繁衍和贡献;林氏家族,以捐建学校的故事为主要事迹,强调华侨对家乡的重要贡献。
在展现形式上,结合殿前的圆形底座和丘陵地带风貌,选取富有西洋特色的番仔楼陈宣志宅作为模型的主建筑,以高低错落的方式,结合飞机、神山等殿前元素,艺术化地隐喻华侨海外漂流的经历,通过“符号化”的引导,让受众不知不觉融入殿前浓厚的华侨氛围,也更有引发思考的回味感。
“殿前华侨故事剧场”展出的陈宣志宅模型
“当代殿前人,包括很多年轻人在内,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精神世界也需要丰盈,而华侨精神就是最好的滋养之一。”陈丹妮觉得,从上一代华侨手中接棒传承“侨”故事,已经是自己融入血液中的情感与职责。
所以,她和殿前街道的人们,还将继续探索用新潮艺术创新性传承华侨历史文化,通过制作模型剧场、家族图谱梳理、拍摄纪录影像的方式,重新找回华侨历史和家族沿袭,让更多的人“走进”老侨楼,感受一代华侨拼搏精神和爱国情怀。
嘉年华活动现场,年轻人正在尝试木偶戏
在时光流转中
殿前华侨先辈们
所做的事、走过的路
都成为了现在的一砖一瓦中
沉淀的人文精神
让陈丹妮尤为兴奋的是,通过这种内容复合的“嘉年华”活动,有很多年轻人被殿前的华侨故事所打动,主动找到她所在的艺术中心,并愿意融入其中,贡献出更多更新的创意和想法。
在这个独特的“城中村的艺术中心”,有了这种源于内心真正情感的共同推动,乡愁凝聚于“村”,情感可以筑“城”,而将要讲述的未来,会是更辽远的星辰大海。
来源:华人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