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的惊喜!
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
出炉!
厦门火炬高新区
在参加年度评价排名的
157家国家高新区中
综合排名创历史新高
较2020年度提升2个位次
升至
全国第14名
进入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一方阵
五个单项排名均在全国前20名

☑ 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全国第10
☑ 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全国第12
☑ 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全国第13
☑ 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全国第16
☑ 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全国第17
2021年度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采用新版指标体系,新版评价体系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
科技部火炬中心在通报中指出,厦门火炬高新区综合排名较上年度有所提升。园区在数字经济转型、开放创新能力、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
综合排名的提升,彰显了厦门火炬高新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已初显成效。
作为厦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火炬高新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促进主导产业跃升发展
第一动力更强劲
坚持以创新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高新区在布局创新平台、推进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运营的基础上,一手引导企业做强创新载体、夯实创新基础;一手拓宽引才渠道,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构建起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专精特新”企业正成为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强链补链的生力军。过去一年,园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总数达29家。而为了推动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驶入快车道,火炬高新区精准施策,出台“火炬专精特新十条”,每年安排不少于1.5亿元专项资金。
产业能级再提升
继平板显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后,厦门火炬高新区再添一条千亿产业链。火炬高新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2021年实现产值1006.6亿元,同比增长15.1%。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五大主导产业中有三条产业链达千亿规模。
2021年,随着百亿级的厦门时代项目顺利落地火炬高新区并开工,火炬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再上新台阶,为厦门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奠定基础;中国电力、光谷云等十亿级项目,以及烟台显华、南京高光、诺华精密等先进制造业强链补链项目的引进,助推火炬高新区主导产业实现新跃升。

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代表企业:浪潮

火炬高新区企业冠捷科技生产车间。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营商环境再优化
2021年,火炬高新区继续深化产城人融合,推动同翔高新城、软件园三期重大片区产业项目和基建配套项目建设,多措并举提升企业精准服务能力,以更优的营商环境,吸引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集聚。
高新区制发《厦门火炬高新区进一步推进企业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
搭建高新区供应链平台,吸引近2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构建企业供应链协同机制和市场要素共享机制。

火炬(翔安)产业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
对外开放再扩大
围绕金砖创新基地建设,火炬高新区扎实推动金砖未来创新园(软三)、金砖数字经济孵化中心(软一北片区)、金砖留学人员创业路演厅(火炬荟智空间)等特色功能载体“串珠成链”。
积极布局金砖交流平台,与湖里区政府共同扶持“金砖+”科技加速器项目;设立“金砖人才创业基地”,建设“海外人才之家金砖工作站”;推动IBM创新中心等建设金砖国家资源对接与产业协作平台。

金砖人才创业基地选址厦门创新创业园的火炬新科广场
2021年厦门火炬高新区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勇担使命,攻坚克难
厚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火炬中心在通报中也对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梯度培育、国际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高新区今后的发展重点提明了方向。
下一步,高新区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加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来源:厦门火炬高新区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