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里区大力加强新思想学习,不断探索理论宣讲大众化、对象化、分众化模式,打通基层宣讲“最后一百米”,助力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2021年获评全市理论宣讲工作“先进集体”,在宣讲队伍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做法被全国党史办简报刊发,参加全市理论宣讲轻骑兵比赛成绩优异,主要经验做法被《厦门宣传》刊发。

  在这些亮眼的成绩背后,有一群理论宣讲员,他们扎根基层,用饱满的热情、通俗的语言、翔实的数据,传递党中央声音,讲述湖里故事,共同画出“同心圆”,激昂唱响“主旋律”。湖里头条特推出“扎根基层、立足岗位”优秀宣讲员系列宣传,让我们共同领略他们的风采!

  引言:“我们与来自我市各类人群、媒体、学校持续合作,通过寻宝互动、视频展播、手抄报比赛、红色义务讲解员实训等活动方式,将海堤精神与我们特区敢闯会赢、埋头苦干、先行先试等精神联系起来,在交流中形成了集体共鸣,获得很好的宣讲效果。”

  厦门海堤纪念馆是我市首批红色文化经典线路十家场馆之一,“海堤精神”是“厦门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海堤精神”是一堂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爱国主义红色文化大讲堂,也是一门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的必修课。

  今天我们继续出发

  跟随宣讲员林建斌

  前往厦门海堤纪念馆感受上世纪50年代

  建设福建省最大基建工程

  “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

  感悟“移山填海、团结奉献、

  科学创新、自强不息”的“海堤精神”

  厦门海堤纪念馆是厦门人对海堤精神乃至特区精神的最重要集体记忆的精神家园和红色资源载体。其于2013年建成,2016年1月28日开馆,从建设至今已有十个年头,这十年厦门特区在新时代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近来,厦门海堤纪念馆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力争赶在春节,将升级后的厦门海堤纪念馆对外开放,林建斌说:“这个馆我们将打造成厦门岛西北门户的一个红色地标建筑,成为厦门一张文化名片。”

  “这一次改造,除了保存一些近70年的实物和文献资料外,还将从时间轴或空间轴做一些拓展和充实,以展现从海堤建设至特区建设再到新时代70年来的厦门建设发展的丰硕成果与精神财富。”林建斌说,这也是海堤纪念馆当下的工作重心。

  林建斌出身于军人家庭,自己也曾有过一段12年的军旅生涯。2012年,林建斌转业到厦门市海洋局。2016年,他先是接触海堤纪念馆的宣传工作,三年后才接手海堤纪念馆管理和教学等业务工作。

  2019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纪念馆是最忙的时候,不巧,两个讲解员都还在休产假,如果招临时讲解员,也存在断档。林建斌只好临时来替补空缺。

  尽管有红色文化的浸染,但是输出可不容易。林建斌说,作为讲解员面临讲解对象层次不同,关注的角度不同,就需要有不同的讲解词。“因此,我就有这个责任去挖掘和提炼。”

  两本基础讲解材料被林建斌翻来覆去读了几十遍。“不理解的地方就去查找资料,不断地把这两本书越读越厚,最后挑出相关联的地方,以时间为脉络,以大事件为节点,形成了自己的讲解体系。”就这样林建斌走上了讲解的前台。

  但林建斌觉得还不够,“从建国初期东南沿海厦门建设海堤到后来对经济特区的关键作用,这一段历史在厦门地方党史和地方志的研究工作中是一笔带过的,对海堤精神永不过时的精髓要义与时代内涵阐释得还不够”。于是,他又着手进行搜集和研究工作。白天上班,到了晚上和周末就利用时间阅读资料、做笔记,力图完备这一块缺失的历史拼图。

  为了让红色文化走出纪念馆,在厦门海洋发展局、湖里区的支持下,2019年,海堤纪念馆又制作了53块海堤精神主题展板,并走进湖里区10余所学校,邀请师生自己来讲他们理解的海堤故事,讲红色精神的传承,讲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

  “此后,我们与来自我市各类人群、媒体、学校持续合作,通过寻宝互动、视频展播、手抄报比赛、红色义务讲解员实训等活动方式,将海堤精神与我们特区敢闯会赢、埋头苦干、先行先试等精神联系起来,在交流中形成了集体共鸣,获得很好的宣讲效果。” 林建斌表示,对于海堤精神宣讲员而言,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讲好党史故事,发挥好党的喉舌作用,将红色基因的薪火持续传承下去。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湖里红色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

  奋勇向前!

  来源: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