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占全市4.2%的土地面积创造全市22%的经济总量,内外兼修、底蕴丰厚的湖里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强区之基。

  形容湖里的关键词是什么?一千位市民的心中,有一千种“湖里印象”。

  有人说,湖里的精神是“爱拼敢赢”。“十三五”期间,身为特区发祥地的湖里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发展环境,主动对接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挖潜力、扩增量、优存量。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在这里叠加,湖里主动承担起一系列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

  有人说,湖里的特点是“接续奋斗”。以占全市4.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22%的经济总量,底蕴丰厚的湖里乘改革开放东风而起,成为八方英才来厦营商创业的新热土。五年来,湖里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湖里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8%,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还有人说,湖里的气质是“内外兼修”。五年来,湖里区各部门、各街道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目标开展工作。在“大城管”机制引领下,他们用“绣花”的功夫持之以恒加强城区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综合管理实现新提升。创新机制、严格执行,一系列举措让特区发祥地永葆高颜值,让居民幸福感满溢。

  千面湖里,终归一途。站在新的起点上,湖里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牢记殷切嘱托、弘扬特区精神,更好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创新机制、严格执行,特区发祥地正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两高两化”中心城区,推动“岛内大提升”,勇当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排头兵。

  本版文/本报记者 叶舒扬 

  本版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创新驱动 增强经济发展“第一动力”

  “在湖里,我们有信心力争做世界切削工具的引领者,行业一流的工具集成商。”2005年,从事加工发动机所需刀具的修磨、分析、采购等工作的湖北人鄢国洪,在40岁那年离开家乡,来到厦门湖里。受益于湖里区完整的住房保障配套机制,他的家人随迁落户,小孩也就近入湖里中学就读。从零到有,他和团队全身心投入硬质合金刀具设计研发与制造,打破了“洋”刀的市场垄断地位。

  这是金鹭公司切削工具事业部制造总监、湖里区年度重点产业人才鄢国洪的“二次创业”故事,也是特区发祥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营造“近悦远来”发展环境的缩影。“十三五”期间,湖里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通过不断优化政策支持、人才支持、服务支持,吸引一批高端科创项目落地生根,增强创新这个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创产业腾飞之路上,人才永远是第一竞争力。“十三五”期间,湖里区对“有志者”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心剂——落实人才政策,从场所租金、技术研发、住房补贴等提供资金支持;举办“双百”政策宣讲会、“芯讲堂”培训等活动,促进人才互联互通、精准对接;发放团队核心成员工作补贴、提供人才公寓、解决人才子女就学等,帮助企业招才引智,引进技术人才团队……仅仅今年,湖里区就已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94名,柔性引进1252人,接收专科以上学历院校毕业生12272名。

  全方位多层次的“保姆式服务”,大大缓解了湖里辖区企业压力,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十三五”期间,湖里区深入落实“六必访”制度,坚持把引进、培育和助推“三高”企业发展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抓手。截至今年7月,湖里区已新增87家“三高”企业,全区现有“三高”企业413家;在上半年全市服务“三高”企业考核8项分指标中,湖里区有4项排名前三。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第一动力”在这里澎湃起舞。截至2019年,该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2件,达到国内创新型城市水平;同时,已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6家、省级8家、市级40家、区级43家。

  产业升级 助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格局

  微医集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医院联合体。从2018年底以来,湖里就成为微医集团投资发展的重点区域,于今年4月底迁入两岸金融中心鼎丰大厦30层新址办公。通过互联网总医院,微医为全国用户提供防疫相关服务,累计访问量超过1.28亿,服务人次超160万。接下来,微医将充分发挥在数字健康领域10多年的沉淀优势,在湖里投资建设国际数字健康中心,打造国际顶尖学科诊疗与数字技术融合实践示范基地。

  过去五年,众多像微医这样的独角兽企业,选择将湖里作为面向未来战略的落地重点。如今,湖里区外资企业总数已超过3000家,4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落户发展,共同构成了特区发祥地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格局,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以总部经济、金融商务、商贸物流、休闲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向高能级跃升的秘诀,在于以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为此,该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提出4类总部企业类型、7大类23条具体扶持措施,促进更多高能级企业落地集聚。总部经济产生了外延效应,进而推动湖里区优化提升商贸服务业,在免税商业、电子商务、连锁零售等高端商贸上发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着眼发展、放眼未来,特区发祥地在“十三五”期间积极拥抱产业“数字化”,布局发展之路。扎根于湖里区的海峡新岸数字经济创新中心,一直致力于汇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做深做实公共技术平台,帮助本地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今年以来,湖里区积极把握产业发展的“转型机遇期”,大力发展平台经济,致力于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灵活用工、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网视听等平台经济示范引领项目。

  旧村蜕变 国际化新城区正拔地而起

  9月底,随着挖掘机的一次次重击,湖里区高林—金林片区的最后一栋老旧房屋被拆除,实现全片区拆平。作为湖里东部旧村整村改造先行区,这里率先七大片区完成100%签约、100%搬迁、100%交房、100%拆除,更率先启动安置房建设,推出湖里东部首幅出让地块。

  8天签约1.4万平方米、交房33.9万平方米、拆除25.8万平方米,这是湖里东部旧村整村改造交出的2020国庆“成绩单”。奏响“百日冲刺”的号角,全区征迁工作人员精力不散、力量不减,更是以“一刻也等不得、一刻也慢不得、一刻也耽误不得”的精神,全链条推进征迁,奋力冲刺年度目标。

  产业升级离不开发展空间,全力推进湖里东部旧村整村改造,就是在为特区发祥地的未来布局“下先手棋”。“十三五”期间,湖里区打响征地拆迁攻坚战,在七大片区形成了大干快上、比学赶超的强劲态势。当前,湖里东部旧村整村改造累计完成房屋征收签约超673万平方米,完成房屋拆除超398万平方米,提交用地2平方公里,开启“岛内大提升”的“加速度”。

  过去“脏乱差”的旧村落,终将成为历史。随着安置房、民俗用地等一大批项目大规模开工建设,一座宜居宜业的国际化新城区将拔地而起。“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大提升”,湖里区在“十三五”期间明确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区环境、民生事业的发展目标,加快让发展的蓝图从“墙上”落实到“地上”、变美好规划为美好生活。

  以东部旧村整村改造为着力点,“十三五”期间,湖里区加力加速推进“岛内大提升”工作、构建“1+3+8”的工作机制——这将腾出6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层次定位、高水平管理的“四高”标准的基础上,致力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典范城区。

  精细管理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有的接听热线,有的紧盯大屏幕实时监控画面,有的分析数据变化——作为湖里城市综合治理的大数据中心,数字湖里公共管理集成平台就像湖里的“城区大脑”,实现了“一个平台查询分析数据、一个平台调度指挥事件、一个平台科学评价城区运行状态”,迈出了建设信息化“智慧城市”的步伐。

  “十三五”期间,湖里区始终把做好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抓手。因此,在全市率先启动“大城管”模式以来,湖里区持续深化完善“大城管”各项体制机制,把城区环境提升作为四套班子的“一把手”工程,发挥区城管委大统筹、大总揽作用;同时,联手实力国企——厦门建发集团合作成立湖里建发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为全区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通过优化调整现有考评办法,湖里区将区城管委办牵头负责的市政、园林绿化、环卫保洁等综合考评工作,采用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考评。随着考核专业化的不断完善,行业主管部门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配合城管委办考评组进行包片监督考核,让考评真正服务于城区管理、让高颜值有保证。通过采用公开市场化招投标方式,湖里区加强企业内控机制、管养专业化程度、设备投入等重要资质把关,吸引优质企业参与城市管理,以建立开放、可持续的市容市貌维护体系。

  热爱一座城,湖里人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在“大城管”机制引领下,湖里区创新推行“路长制”,上千名机关干部职工沉进社区担当道路“管家”,将洁净家园、志愿服务等行动常态化。

  那么,如何让城市管理的触角真正延伸到百姓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十三五”期间,湖里区全面深化小区党建工作,持续打造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提升版”。通过创新推行“党支部建在小区上”,湖里所有小区实现了党的组织全覆盖,并进一步延伸组建楼栋党小组,让服务下沉、治理创新成为现实。

  民生保障  

  “幼有所学,民有所医”

  教室里是触控黑板,能直接把板书的电子版储存;有定制通风系统,有编程教室、击剑馆、网球场,阅读区域讲究灯光……今年是位于高林的金林湾实验学校建成后的第一个学年,学校的每个细节都让人津津乐道。

  包括金林湾实验学校在内,本学期,湖里区有七所公办校投入使用。“十三五”期间,湖里在规划用地方面对教育着重笔墨,使得教育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

  今年6月,湖里区举行全区教育大会,将教育摆到前所未有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按照每年开办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湖里区不断完善校园配套设施,做到提供净地后60天内开工,在建项目工期优化提前10%。教育用地还被纳入重点地块征拆,与安置房同等地位,优先做好征迁腾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用地、资金、报建、质量安全、验收等重大问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保证公办学校建设。

  与教育一样,医疗也是群众的头等大事。以综合评分排名全国第四的优异成绩,湖里区“十三五”期间荣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称号,入选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工作经验典型名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该区重点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丰富医疗资源、塑造健康环境、提升健康素养的具体行动,精心呵护每一位居民的健康。厦门市儿童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弘爱医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入驻湖里,让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看病的梦想。

  [数说·十三五]

  GDP

  年均增长8.1%

  今年上半年,湖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5亿元,同比增长1.3%。201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97.3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409.16亿元,年均增长8.8%;实现财政总收入216.63亿元,年均增长8.8%。

  区级总部企业

  增至96家

  2019年,湖里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6%,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总部经济蓬勃发展,区级总部企业增至96家,总部企业纳税额达到59.2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7.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6.4%。

  引进台企项目

  631个

  对台交流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引进台资企业项目631个,总投资5.06亿美元,连续19年被国台办授予“对台宣传和调研”工作先进单位。

  义务教育学位

  新增7536个

  “十三五”期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7536个,中考学业质量位居全市各区前列;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32.8%,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96岁;平均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达到80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7995元。

  [荣誉·十三五]

  ●获评全国健康促进区

  ●获评福建省“教育强区”

  ●获评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

  ●连续获评全省文明城区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