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4月15日讯(海西晨报记者彭怡郡、通讯员薛榕)增设垂钓区域、控制湖区范围内餐饮业……《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昨日正式发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是对1997年施行的《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修订而成。

  筼筜湖区生态保护受关注。记者陈理杰摄

  昨日,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一起来看看新《办法》有何亮点。

  亮点1

  设垂钓区,扩大禁钓范围

  为保护湖区生态,加强秩序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湖区保护机构根据水域特点和安全条件,可以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垂钓区,并依法向社会公布。禁止在垂钓区外垂钓”。

  据了解,在旧的管理办法中,在筼筜湖区入水口等范围设置了禁钓区。此次由设置禁钓区改为设置垂钓区,实际上是显著扩大了湖区禁钓范围,同时要求对垂钓行为加强管理。

  厦门市筼筜湖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魏道军表示,目前正在选定垂钓区的位置,制定垂钓区管理办法。此外还有在垂钓区内设置钓位、每位垂钓者不允许使用超过3个钓竿等细节规定。

  亮点2

  控制环湖区餐饮企业数量

  筼筜湖的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湖区污染防治关键在岸上。为了加强湖区污染治理,《办法》对整个流域雨污分流和污水截流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市市政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有关部门和思明区、湖里区政府对筼筜湖流域雨水、污水排放以及汇集情况进行排查,编制筼筜湖流域雨污分流及污水截流方案,并纳入湖区专项保护规划,确定实现全流域雨污分流的最终时限,有序推进筼筜湖流域汇水区域雨污分流及污水截流工程建设。

  同时,由于老城区部分区域现状没有条件实行雨污分流,《办法》要求对筼筜湖流域范围内的旧城改造项目和新建项目,应当按规划改造和建设雨污分流设施。目前,思明区已启动管网深度排查工作,预计今年内可完成检查,提出管网分步“治疗”方案。

  此外,城管执法部门也梳理出筼筜湖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围绕餐饮店油污直排入湖开展巡查整治工作。目前,根据前期工作推进情况,城管执法部门将从控制环湖区范围内的餐饮企业数量入手,实施减量设置。对于具备条件可就地整改的餐饮企业,明确整改措施及整改到位的标准;对于不具备油烟排放条件或经营单位处在禁设区域的,将配合街道动员餐饮业主转移到符合条件的餐饮集中区或及时改变业态,从根源上治理油烟直排入湖行为。

  亮点3

  对违法行为提高处罚标准

  为了解决旧的管理办法对部分违法行为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执法过程中管理部门“执法难”等问题,《办法》对条款所规定的禁止行为均作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包括增加了活动管控罚则、垂钓管理罚则等。例如,《办法》规定,在湖区垂钓区外垂钓,拒不整改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同时,《办法》着眼湖区生态环境保护,根据新形势下筼筜湖区生态保护执法工作需要,适当提高相应的处罚标准。如,破坏防汛截流设施的,处罚标准由原法规的1000元至1万元,提高到1万元至5万元;非法养殖捕捞的,处罚标准由200元至2000元,提高到2000元至1万元;涉及信用管理的,依法处理等。

  相关新闻

  海选市民湖长建设口袋公园

  《办法》中提出全民参与筼筜湖区治理的理念,计划海选3位到4位市民湖长,要求具备一定的水生态保护和治理相关知识,能参与筼筜湖水环境修复治理保护等工作。市民湖长海选将从4月下旬开始,预计5月份选聘完成。

  筼筜湖已形成“四湖六园”格局,湖周围的带状公园也将进行提升改造。魏道军表示,在周围社区集中的区域将规划逐步建设口袋公园。口袋公园内会建设凉亭、走廊等基础设施,凉亭将向社会公开征集楹联和名称,提升公园的文化底蕴,满足周围居民活动需求。

  第二排涝泵站、西堤闸已开建

  《办法》明确指出,需“充分发挥筼筜湖区防洪排涝、生态保护及文化、健身、游览、休闲等综合功能”,着重突出湖区防洪排涝的首要功能。记者了解到,筼筜湖将新建第二排涝泵站及西堤闸,目前已开始施工,工期为36个月。新泵站建成后,可大大提升水体交换能力,筼筜湖排洪建设标准达到五十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