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选

载入中...
  • 诚信妈妈折纸钱艰难还债
  • 你可能不记得她是谁,但或许在浏览新闻时,曾为她感动过哪怕几秒。她是那个家中亲人相继死去,一个人靠折元宝和捡塑料瓶,艰难还债的陈桂华,她曾说:“我不想死的时候还欠着别人的钱。”
  • 陈桂华今年63岁,老家在福州近郊首山村,20岁嫁到台江中选社区,生了两个女儿。一家人清贫度日,为维持生计,她基本什么工种都尝试,“没办法,孩子都在读书,我只有拼命挣钱才行。”
  • 意外
  • 孩子们读完了书,结婚的结婚,工作的工作,大女儿很快还生了孩子,她做了外婆。生活虽不富裕,但一个平常家庭该有的安稳因素,也算基本齐全,假如没有发生那场意外的话。
  • 21年前,小女儿丽娜(音)20岁,刚出社会打工,赚了点钱,高兴地给自己买了金饰戴,给家里买了一台冰箱。
  • “她夏天喜欢吃冰棒,就买了个冰箱,还说要买热水器给我,谁知道冰箱买了才半个月,人就死了……”提起小女儿遇劫匪被刺死的事,陈桂华当时并不在现场,却能将细节一一道来。不知这个场景是否在她脑子里上演过无数遍。
  • 丽娜走了21年,唯一留下的东西就是那台冰箱,也用了21年,用到门坏了,只能用砖头顶着才能关上,她却不愿扔掉,“里面还好好的啊!”
  • 疾病
  • 丈夫因小女儿的死受到刺激,病了六年后去世了。其中四年是瘫痪在床,需要陈桂华事无巨细地照料。她开始了每天上班挣钱,下班就照顾丈夫的生活,但这都不算最难熬的,那时的她,根本没空细细体会痛苦。直到连最后的亲人,大女儿也倒下的时候。
  • 丈夫刚去世,大女儿就被查出患了肿瘤。从丈夫换到女儿,陈桂华毫无怨言,她希望至少还有人活着,哪怕需要她辛苦地照顾,只要能与她说说话也是好的。
  • 女儿生病期间一直费心记着邻居们借给家里多少钱,她一笔一笔数给妈妈听。不识字的陈桂华,不曾用小账本记下,全都装在脑子里,记得清清楚楚。
  • 同样记得清清楚楚的,还有女儿临终前对她说的话:“妈妈你别哭了,你要坚强一点啊,你哭也没用啊,再怎么哭也是一个人啊。”
  • 还债
  • 从大女儿生病时候起,她就几乎找不到别的工作了,只能在家里没日没夜地叠“元宝”。有时为了多挣点钱,叠到深夜三四点,实在撑不住,才去睡觉。尽管如此,平均一天只能叠2000张,收入仅20元。
  • 另一个收入来源是,捡塑料瓶卖。夏天的晚上,她一般会去两趟“古街”里面捡塑料瓶,用大编织袋装好,拖回来堆在屋外空地上。“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七、八块呢!”
  • 一家人只剩她一个了,为何还在拼命挣钱?这或许是她生存的最大动力——还债。家人的离去,带走了一切牵挂,却没有带走责任。只要一天没还清邻居们的钱,她心里就像有块大石头。
  • 孤独
  • 邻居林阿姨说:“有人来看她的时候她都会笑,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是会哭,一想起女儿就哭。”
  • 或许可以说她还债是出于诚信,但我们更切实感受到的是,假如没有了债务的压力,她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渴望。因为“不管怎样,也都是一个人啊。”
  • 很难想象她关上门时,独自面对墙上挂着的亲人遗像,是个什么样子。“我有时候就会觉得,到底怎么了呢,怎么得我就只剩一个人了呢?”
  • 小女儿遇害至大女儿病逝,整整15年,现在想起来,竟然只是一场连着一场地“目送”,却始终无能为力,她被“命运”困住,完全茫然无措。
  • “过年的时候,我一听到外面的鞭炮声,心里就会难过。”因此大女儿逝世六年,她都没买过年货,一个人关上门,吃吃青菜和白饭,继续埋头叠元宝。
  • 但或许去年底她还上钱的那天,是这么多年来最像“过年”的一天吧。
  • 去年经媒体报道后,好心人伸出援手,她筹到了可以还债的大部分钱。那天她找来邻居,一一还债。也郑重地对着女儿的遗像说道:“女儿啊,妈妈终于把钱还了!”
  • 陈桂华经常笑,笑起来看上去跟平常的老奶奶没有区别。她时不时就提起大女儿临终跟她说的话,来向别人解释为何她如此坚强,也是提醒自己:不要老是哭。
  • 那天我们离开时,她说:“看到你们我就想起自己的女儿,她们也像你们这么年轻,这么喜欢笑。”     受助人账号:陈桂华 中国工商银行 621226140201277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