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网

  一幼前埔分园的孩子们拍下另类毕业照。

  六幼园长江旭琳说:让孩子站得高一点,我们弯下腰倾听孩子心声。

  厦门网讯(文/厦门晚报记者 郭文娟 林珊 图/由各校提供)今天,厦门的小学、幼儿园正式迎来了暑假。而这几天,一些孩子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毕业季,老师们用心准备各种毕业活动,让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留下难忘的回忆。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各校都采取了新形式,比如“云毕业典礼”、发“想念卡”,或是化整为零避免聚集……特别毕业季,也许看起来少了几分热闹,却更多了几分温馨与关爱。

  “毕业赠言”边写边哭

  最后一节上“告白课”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被用心的老师上成了一节特别的“告白课”。

  金安小学六年(2)班的胡仙萍老师,最后一节课安排了写“毕业赠言”。在轻音乐中,有的孩子们边写边哭。六年同窗一朝分别,在分享环节孩子们更是抑制不住情感泣不成声。

  槟榔小学叶成斐老师上的最后一节课,听写了全班同学的名字。听写完,再写上每个人对应的号数。有的孩子们听写完,字混淆的,下课后还去问老师。“最后一节课,其实教多少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给孩子们留下不一样的回忆。”叶成斐说。

  槟榔小学不少班主任给毕业班的孩子写下了长长的告白信,而天安小学六年(1)班的孩子们则在黑板上给老师写了一张催泪的“请假条”:“我们因毕业,请假时间永久。望批准!”

  老师制作的毕业赠言卡。

  化整为零与“变”零为整

  小组合影后P成集体照

  往年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家长常被邀请入园参加。但是今年幼儿园基本不再邀请家长参加了,改为相约“云端”,如厦门市第六幼儿园、五缘第二实验幼儿园、厦大幼儿园、新景幼儿园等,还有的幼儿园以P图方式拍下孩子们的“集体照”。

  厦门市第一幼儿园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大班复课后,一个班级拆成3个小班授课,拍毕业照、举行毕业典礼等都是按小班也就是分小组进行。

  厦门市第六幼儿园的毕业典礼,以班级为单位错峰举行。跟往年相比,今年孩子们表演的节目减少了,毕业典礼时长控制在一小时左右。园长江旭琳说,为了弥补家长不能到场的遗憾,老师们把毕业典礼拍成视频,剪辑之后再发给家长。

  虽然不能欢聚,但仪式感一分不减。拍不了大合照,就分小组拍完再合成大集体照。因为要拉开间距,六幼的孩子们还享受了一回“特殊待遇”,逐一上台从园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再拍照留念。

  观众席上空设家长席位

  隔空观礼也哭得稀里哗啦

  莲龙幼儿园的毕业典礼也是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今年不排舞蹈,孩子们唱毕业歌、朗诵毕业诗,都是定点拉开间距。”莲龙幼儿园园长戴晓明说,录制好的毕业典礼视频将上传到网络云盘,供家长下载。每个毕业班的孩子们,都收到了一份毕业礼物——精装版的《唐诗三百首》。

  江浦南里幼儿园为大班孩子准备了主题为“留夏记忆,畅想未来”的毕业典礼。今年的毕业典礼很特殊,往年是全员参加,今年只有老师带着孩子们走红毯入场。观众席虽然布置好了每个孩子和家长的位置,但真正的观众只有老师。

  毕业典礼按班级进行,每个班半小时。最后,3个班的老师和孩子们到操场上一起朗诵毕业诗,唱毕业歌。毕业典礼通过网络同步直播,家长们隔着屏幕感受现场的温馨,有的家长哭得稀里哗啦。

  老师提前一年备礼物

  家长用心作诗赠老师

  金安小学家长们送给蔡可老师的笔筒。

  金安小学昨天举行的毕业典礼,只有师生和12名志工参加。

  金安小学六(6)班的王美香老师去年就开始为毕业班孩子准备送别礼物了,她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张银杏叶书签,根据孩子的特性写下不同的祝福语,而书签背后则是接班时初次与孩子们的合影。

  老师们给孩子准备毕业礼物,家长也有礼物送给老师。六年(1)班全体家长给蔡可老师送了一个笔筒,笔筒上印着学生吴宇宸的爸爸特别创作的诗《一剪梅·赠蔡可老师》:经年校外尘满天,几盏孤灯,无处得闲。先生伫立众子间,一稽一语,姿态翩翩。春秋六载多变迁,人往人来,巧笑嫣嫣。矢志诵读伴共肩,劳心布种,万点漪涟。

  蔡可说,这首诗是她和孩子、家长六年来携手同行的写照,让她特别感动。“感动的不是送礼物,而是为我写的诗,这是家长对学校的感念!”蔡可说。

  特别通行证代表“我想你”

  母校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相比幼儿园的孩子初次经历毕业季,小学的毕业生们要“成熟”多了,老师们的祝福也赋予更深的意义。

  火炬学校的老师给毕业生们准备的礼物是“想念卡”。每一张想念卡都是独一无二的,正面是学生穿着校服的照片,还有学校教学楼和操场的照片。背面是一段毕业寄语,其中写着:“如果有一天你想念火炬了,想回来看看,请带上这张‘想念卡’,母校的大门为你敞开。”

  火炬学校叶伟莉老师说,在校期间孩子们凭胸卡进校,毕业后胸卡会被收回,没有胸卡就进不了校门。这张“想念卡”,就是给离校孩子们的特别通行证,不仅方便孩子们回母校,同时也代表了学校对孩子们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