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靖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工厂化生产已成为食用菌的主要生产方式,全县年产食用菌15.5万吨,产值11.66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8.5%,我县食用菌产业走出了一条工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正朝着农业4.0大步迈进。今天的《三业联动 靖商之光》栏目就带你走进南靖食用菌产业。

  在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一款神奇的蘑菇种植盒吸引了记者注意,只见小小的杏鲍菇像一只只小伞,争先恐后从盒子里冒出,层层叠叠十分可爱。董事长杨建木告诉记者,这款蘑菇DIY只需要每天喷喷水,七天后就能长出蘑菇,不仅可观赏可食用,还能体验种菇的乐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木说:“今年疫情阶段,我们的销售量算比较好的,一天大概有七八千单。我们推广的这个蘑菇DIY产品,可以让大家尤其是儿童,了解、认识食用菌是怎么生长出来的。”

  除此之外,公司还采用先进的真空低温脱水技术,让加工后的食用菌吃起来酥脆可口,干爽不腻,各种“菇粮”供不应求。

  “这个产品通过杀菌、冷却、速冻,再通过真空低温脱水。这样可以保证菌类原本的营养不被破坏,同时也让口感味道更丰富。”杨建木说。

  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漳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2000万袋工厂化栽培、科学管理、无农药残留的优质珍稀食用菌,年产值9000多万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

  走进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食用菌接种车间,记者看到,在万级净化无菌车间内,工人们“全副武装”,在各操作台前忙碌地将液体菌种打入菌包。杨建木告诉记者,以往采用固体菌种接种,操作繁琐、周期长、成本高,如今公司引进最新液体菌种接种技术,具有流动性、易分散、萌发快、发菌点多等特点,还能进行工厂化生产。

  杨建木说:“我们菌株的纯度比较好,不会细菌感染,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走菌走得比较快,以前固体菌种要要用三十五到四十天的时间,现在我们液体菌种十八到二十天左右就可以全部走透了,缩短了走菌时间,也节约了成本和空间的利用率。”

  在液体菌种培养室,巨大的发酵罐摆满了房间,各品种的液体菌种在恒温恒压罐内进行发酵。

  杨建木说:“在这个罐子里面装着的就是食用菌的液体菌种,全部都是液体状态的,里面白色的就是菌丝球,这是我们目前使用的最核心的一个菌种技术,接种时间缩短了5倍。”

  杨建木是我县最早从事食用菌种植的种植户之一,有着30多年的养菌经验,他告诉记者,食用菌种植之初大都采用大棚种植,不仅占地多、污染大,而且产量低、效益差,去年9月,公司投入1千万元建设3千平方米的温控养菌房,实现了食用菌产业工厂化生产。

  杨建木说:“这个是目前比较标准的菌包培养房,总共有十六间,一间有十万袋,总共可以培养一百六十万袋的菌包。原来都是大棚塑料栽培种植的,完全是靠天吃饭,天气热的时候,很多菌包菌丝就会因为高温不长菇不出菇,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制冷设施把里面的菇房按照他所需要的温度来控制。现在的技术跟以前十几年前提高了很多,也逐步向农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规模化发展。”

  而在另一家奇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全自动制包流水线开足马力不停作业,总经理王健兴告诉记者,这台设备是去年年底新引进的,是国内最先进的制包设备,可以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福建奇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靖城食用菌产业协会会长王健兴说:“目前我们自动通过装袋、套环、还有盖盖、装筐、上架这五个自动流程,提高了劳动效率,并且提高了我们菌包的一致性。”

  经过多年不断的技术改造升级,我县食用菌产业已广泛使用机械自动化生产设备,从栽培料的发酵、接种,到发菌、出菇管理,已基本采用工厂化生产工艺,并从小规模的瓶栽转为规模化空调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机械化率已接近90%,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健兴说:“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从以前的小农户,到现在仅我们企业就能够做到将近六万袋,增长了几十倍。而且这不仅是我们增长,整个南靖县食用菌的产能,相比以前也有了几十倍的增长。”

  杨建木说:“如今设备技术跟上来了,我们可以比较轻松地做农业,以前做农业都要光着脚,现在可以穿着皮鞋做农业。”

  目前,我县食用菌产业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从菌种的选育、栽培、成品加工到销售和出口,产业链逐步完善,走出了一条产业化、专业化经营的成功之路。

  对于食用菌未来的发展,靖城食用菌产业协会会长王健兴表示将继续往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发展,提高自动化水平,扩大产能,延伸食用菌产业链。

  王健兴:“我们生产量足够大的时候,才能够进军食用菌的萃取物领域。比如说食用菌的多糖体等成分,以及其他的营养对人体增强免疫力是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是未来一个生物科技类的的方向,也是未来最尖端的部分。”

  (来源:南靖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