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尚路枋湖南路口增设非机动车驻足等待区。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玉榕
日前,厦门推出的“非机动车斑马线”设置,被人民日报转发点赞,很快成为全国网红。厦门交警部门迅速跟进,截至目前已在全市设置18条非机动车斑马线,其中,在金尚路与枋湖南交界路口,交警部门对非机动车斑马线进行升级,推出了3.0版本。3.0版本的非机动车斑马线有何提升,本报记者昨日实地了解。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厦门交警已协调市政部门,将路口增设非机动车道设计纳入道路提升改造设计导则规划中,以后新、改、扩建道路将实现非机动车道的同步规划、设计、施工。
提升1:增设非机动车等待区
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金尚路与枋湖南交界路口时,发现这里的非机动车斑马线与之前的版本有些不一样——四个路口都设置了非机动车等待区,并且在地面印上了醒目的“等待区”字样。
现场执勤的交警正在引导等候过马路的电动车骑手,将车子停入等候区。据交警介绍,“等待区”可以将非机动车与行人提前分流,避免在过马路时混行,能有效提升过马路时的效率。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交警的提前引导,绿灯亮起时,非机动车与行人各行其道过马路,现场没有混行情况。
提升2:改进了小转弯半径设计
记者留意到,该路口用护栏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等待区隔离开来。
交警介绍说,这些护栏缩小了机动车的右转弯半径,有效降低机动车右转弯的速度。机动车驾驶员还可以透过护栏,观察过马路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提前预判。
小转弯半径的设计,能有效减少右转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在过马路时的冲突,提升非机动车与行人过马路的安全性。
提升3:调整非机动车道宽度
据了解,交警部门在该路口设置非机动车斑马线之前,进行了摸底调查,发现该路口周边学校、居民区集中,高峰时段,路口的非机动车过街需求较大。根据前期调查结果,这条3.0版本的非机动车道宽度增大,约在3.5-4.5米之间,确保非机动车双向通行尽量互不干扰。
同时,交警部门根据高峰期行人过街数量,适当压缩斑马线的宽度。在实现人车分离的基础上尽量匹配过街需求。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