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多幼儿气管里进了“不速之客”,剧烈咳嗽,危在旦夕,送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后,儿科医生紧急施救,从其气道中取出嚼了一半的花生米。在此提醒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照护好幼儿,避免异物进入气道,危及生命。

CT检查发现,幼儿左侧主支气管有一个6mm*4mm的异物。CT检查发现,幼儿左侧主支气管有一个6mm*4mm的异物。

  活泼好动的小佳(化名)才1岁半,他喜欢嚼东西,上周趁着奶奶不注意,竟然偷偷地爬上桌子抓起花生就嚼,然后咽了下去。过了一会竟剧烈咳嗽起来,接着脸色发青,嘴唇发紫,半个小时后稍稍好转。患儿母亲下班回家,总有些不放心,于是,带着孩子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CT检查发现,孩子左侧主支气管有一个6mm*4mm的异物,被痰液等附着物包裹着,支气管被堵住了2/3,这种情况很糟糕 。

  如何取出气道里的花生米呢?医者需要有高超的技艺,孩子气管比较小,常规的支气管镜和异物钳根本无法操作,所以该院儿科决定使用超细支气管镜取异物。该院儿科陈煜、林辰曦、黄蕊一起上阵,准备施行异物取出操作,这个过程很惊险。陈煜医生回忆说:“当时,患儿气道里面的异物被痰液等附着物包裹着,像QQ糖一样,很有弹性,根本夹不住”。担心长时间的操作,孩子会缺氧,随即将患儿转入手术室,带上氧气罩,保障呼吸后,通过网篮顺利将异物兜出来。随后,医生为小佳灌洗了气道和肺部,预防感染。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医生紧急施救,从幼儿气道中取出嚼了一半的花生米。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医生紧急施救,从幼儿气道中取出嚼了一半的花生米。

  异物取出后,孩子家长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小佳三天后顺利出院。无独有偶,上个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也收治一个异物卡入气道的患儿。3岁小美(化名)的气道里进的“不速之客”是米粉。入院后,医生借助超细支气管镜,发现患者气管壁上有很多条絮状的米粉,粘得非常牢固,冲刷几遍后,才将其吸出来。接着进行抗感染处理,孩子这才顺利出院。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陈凌副主任医师介绍:“我们经常接诊气管里卡进异物的患儿,异物的种类很多,花生米、骨头、玩具零件、纽扣电池、回形针……各种各样,超乎你的想象。这些时候,唯有气管镜可解此窘境。”

  据介绍,目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气管镜介入治疗专业团队,娴熟开展异物取出术、肺泡灌洗术、支气管黏膜活检术、毛刷活检术、镜下气道止血等术式,团队会根据患儿个体差异给予详细评估和不同的治疗方案。

  文/石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