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现真金,岁月见赤诚。11月8日,走在福建省福鼎市大白鹭村宽敞的村道上,一口井深13米、直径1米的圆形水井屹立道路中央。距离这口井大约七八米处,矗立着一块镌刻“警民井”“掘井不忘饮水人,警民鱼水情更深”字样的青石碑。这块青石碑距今有40年了,是当地群众为纪念李俊钗烈士而专门设立的。

  上午9点,福鼎市公安局白露海防派出所民警、辅警和当地群众自发来到“警民井”前,许下庄严承诺,以此祭奠他们的第一任所长——公安部“爱民模范”、“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革命烈士李俊钗。

  献花,肃立,脱帽,致敬。一曲《忠魂祭曲》氤氲到清澈的脉脉井水中,将全体民警的思绪带回到了40年前的那场熊熊大火的救援场景。1982年3月9日上午8时,阵阵火警汽笛声和呼救声划破福鼎西门溪上空的宁静,“不好啦,制药厂失火了!”当时失火工房165个结晶槽内盛着40多吨汽油,附近还放着上百桶六母油和松节油等易燃品,灭火刻不容缓。正在家中治疗严重胃病和血痢的李俊钗听闻,二话没说,便直奔火场。火情就是命令!他拖着病体,直扑灭火器,拧开阀门,抓起喷头,跳上结晶槽,便向烈火喷射。但火势蔓延迅猛,见状,李俊钗不得不选择与两名工人艰难地挪开挡在大型灭火器前的二三百斤重的结晶槽,将大型灭火器推到离火源3米处。

  “不好,阀门生锈。”就在李俊钗拼命拧着生锈的阀门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四周火光腾空而起,李俊钗被强大的气浪抛在溶解锅旁窗壁下的半截汽油桶里,浑身着火。紧接着,溶解锅、汽油桶连续爆炸,火海瞬间将李俊钗无情地吞噬。最后,救援人员寻找辨认两天,才根据其牙齿特征找到他那烧焦的遗体。

  “他非常英勇,不怕牺牲,热爱人民,是人民的好公仆,是人民的好所长。”大白鹭村书记主任董客云动情地说,除了勇斗火魔外,眼前这口“警民井”也是最好的见证。

  “警民井”的故事还得从1978年说起。当年,李俊钗被分配到白露海防派出所任第一任所长。当时,派出所位于偏远艰苦的大白鹭村,近千人的村子仅有两口水井。每逢旱季,人畜用水难以为继。对此,他带头发动官兵帮助村民打井,没有机器设备,就用锄头、铁锹在山坡上硬生生地凿,夜以继日,不辞辛劳。历时一个多月,最终挖出了一口储藏地下水达五米多深的水井。

  李俊钗牺牲后,当地群众十分悲恸,当即镌刻“警民井”青石碑来表达哀悼和纪念。

  英雄虽已逝,精神却长存。在拜谒的人群中,有位老人叫董钰清,曾与李俊钗烈士一起挖掘“警民井”。当天,他专程赶来这里祭奠英烈,并深情讲述了李俊钗的英雄故事,让现场官兵和群众无不动容。

  据该所负责人徐永航介绍,1980年,边防体改,李俊钗带病来到条件艰苦的白露海防派出所。当时,这里靠山临海,交通不便,吃水、吃菜、烧柴非常艰难。面对重重困难,李俊钗与官兵们一样带枪站岗、摸爬滚打,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不到3个月,就让营房建筑提前完工,还为国家节省建设经费数千元。

  老一辈事业犹未竟,新一代传承正当时。“追思,既为了传承,更为了出发!”这个所民警曾文说,“俊钗精神”已然成为派出所提振民警士气、激发队伍活力的“传家宝”。在“俊钗精神”的激励下,这个所基础建设、民警面貌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多次获评市、县两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扎根派出所10年的民警曾文感慨道:“每次来到‘警民井’前感受都不一样,正是一次次心灵的洗礼,才让我从警生涯的每一步走得更加从容坚定。”第一次瞻仰“警民井”的文职民警林晨晖则道出了全体新同志的心愿:“立足本职岗位,练就过硬本领,为民找好水,战时打出警民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