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写上收件地址
填上收件人名
即便隔山跨海
一个快递包裹也能远道而来
送达收件人手中
近日
鼓浪屿街道
收到一个匿名快递
想知道包裹里面是什么东西吗?
快跟上小编的步伐
一起来揭开
这个匿名快递的“神秘面纱”!
匿名快递
这是一个寄件人、寄件地址
均不详细的匿名快递
包裹很沉
打开一看
里面满满当当装的全部是信件
经过清点
包裹里的书信共有246封
246封信件中
既有求助信、感谢信
还有家书、贺卡和明信片
寄信人来自全国各地
甚至有许多来自外国
而收信人却都是同一个人:
林巧稚
为什么会把这些信打包寄到鼓浪屿?
快递里的信又有什么故事?
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
大家满头问号
经过多方打听
我们终于得知
快递是从北京寄来的
寄件人是一位吴老先生
经过一番交流
吴老先生和我们述说了
这些信件背后的故事
信的故事
原来,这些信件是吴老先生于1982年左右,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而来的。吴老先生是一位传记文学作家,收集这些信,主要是为了从信件中获取一些素材和资料,创作有关林巧稚的传记文学作品。
除了信件,吴老先生还曾多次亲身采访过林巧稚。林巧稚病重时,吴老先生也前去病房探望,并向她许下一个承诺:“林医生,您为改善中国妇幼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一定要把您的事迹写成书,广为流传。”
不久之后,林巧稚逝世了。但吴老先生谨记当初的诺言,继续提笔奋耕,撰写了许多有关林巧稚的传记和报道,让林巧稚献身祖国医疗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留芳百世。
“为了真实还原林巧稚的一生,我收集了很多与她相关的信件等资料。这些信件很珍贵,我一直小心翼翼地保留着。”吴老先生说,信件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真实反映了当时林巧稚深受人民群众的崇敬和爱戴,对后人继续研究林巧稚提供了重要参考。
如今,吴老先生年事已高,他决定将这246封书信全数捐赠给林巧稚的家乡鼓浪屿,为这些书信找个“安稳的家”,继续发挥它的重要价值。
林巧稚生在鼓浪屿
她在日记中称自己是
“鼓浪屿的女儿”
这漂洋过海而来的246封书信
最终还是回到
收件人林巧稚的“家”中
这位从鼓浪屿走出来的杰出女性
虽然一生未婚未育
却亲手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
被尊称为“万婴之母”
为了纪念她
鼓浪屿修建有一座名为“毓园”的纪念馆
在花团锦簇的毓园林中
有一座洁白无瑕的林巧稚雕像
她面朝大海,凝视前方
面部露出慈祥的微笑
林巧稚的故事在这里传唱
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望与缅怀
鼓浪屿的女儿
1901年,林巧稚出生在厦门鼓浪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父亲是归国华侨,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她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接受良好的教育。
五岁那年,林巧稚的母亲因宫颈癌离开了人世。母亲去世前极度痛苦的一幕,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从那时起,她就下定决心长大后要救苦救难,并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理想: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林巧稚虽然声名显赫,但对所有病人她都一视同仁,面对交不起钱的病人,她就免费治疗。她有一个出诊包,包里总放着钱,以便随时接济贫困百姓。
在林巧稚接生过的孩子中,有不少名字叫“念林”、“爱林”、“敬林”、“仰林”,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是对林巧稚深深的感激之情。
终身未婚的林巧稚说,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它胜过人间一切悦耳音乐。甚至在林巧稚弥留之际,她最后断断续续说的话竟然是:“快!快!拿产钳来!产钳…”。
林巧稚高明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
得到了人民的尊重
她逝世后
后人按照遗嘱
将她所有积蓄捐献给
协和医院的托儿所
骨灰撒进了故乡鼓浪屿的海上
林巧稚的一生用无私奉献
诠释了悬壶济世的崇高内涵
用跨越国界的休戚相关
谱写了大爱无疆的医道精神
这个漂洋过海来的匿名快递
承载着吴老先生三十多年的潜心研究
也展现了林巧稚倾尽一生的无私奉献
一封封书信
仿佛一张张车票
带我们穿越历史,回到过去
在那里
我们听见婴儿的啼哭
看见医者坚守的初心
传承医者精神
不负白衣荣光
今年是林巧稚诞辰120周年
让我们共同缅怀林巧稚
致敬医者仁心
来源:鼓浪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