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海上作业误捕海豚,竟将海豚杀害取牙,据交代取牙只是获取装饰品。10月9日,泉州海警局侦办的“邱某某等人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海豚)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经典案例,系中国海警局唯一入选精品案件。 

  案情 残杀5只海豚取牙

  2019年11月至12月,邱某某驾驶渔船在中日渔业协定水域捕捞作业时,发现8只活海豚误入渔网,遂指挥施某某、占某某等船员将海豚拖至船舶甲板的左右两侧,将其中5只海豚杀害,割下牙龈取出牙齿,将已死亡海豚丢弃海中。另外3只海豚太小没牙放生了。

  2020年3月13日,泉州海警局接获举报,对该案立案侦查,查明涉案海豚为瑞氏海豚,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邱某某、施某某、占某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杀害野生动物,被依法捉拿归案。

  据他们交代,割取海豚牙齿,竟然只是为了做装饰用。

  侦办 物种发育情况难以判定

  案件受理中,因涉案海豚死后已被犯罪嫌疑人丢回海中,其物种发育情况难以判定,造成量刑证据相对薄弱,该案件被驻地检察机关两次退回补充侦查。

  根据相关规定,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以该水生野生动物的价值为定罪量刑依据,价值以该物种基准价值、保护级别系数和发育阶段系数为计算基础。物种鉴定、物种发育系数及涉案海豚发育阶段评估,成为案件定罪量刑和追偿生态资源损失的关键,但国内对海豚发育系数在学术上并无统一认定,也无同类案件可供参考。

  突破海豚牙齿比对DNA鉴定

  为破解“物种发育情况难以判定”的难点,泉州海警局抽调执法骨干展开侦查,找准案件侦破切入口——海豚牙齿DNA测序比对鉴定,邀请了高校、科研机构和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等单位多位专家,对本案物种、发育系数和发育阶段评估鉴定。

  经过多方努力,最终确定了涉案海豚的发育系数,并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2019年出台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办法》,评估出涉案海豚的生态资源损失费用合计人民币37.5万元。

  2021年7月26日,历经1年5个月前后三次开庭审理,犯罪嫌疑人邱某某、施某某、占某某等3人被晋江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2年2个月到3年4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余5名同案人员也因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造成生态环境损坏,被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判处公开赔礼道歉,并处罚金。(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