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
稻念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他守望稻田,耕耘大地,为民生计,为“稻粱谋”。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巨大贡献,让更多的人吃饱了饭。
5月24日(星期一)10:00,袁隆平院士的遗体送别仪式将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袁隆平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间,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他的出生,与另一位伟大的人物有关,那就是厦门人林巧稚。林巧稚被尊称为“万婴之母”,亲手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袁隆平便是其中之一。
1930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产房,一位名叫华静的妈妈生下一名男婴。华静和丈夫袁兴烈还没想好名字,先在出生材料上写下“袁小孩”三个字——他就是袁隆平!
那份出生登记材料上除了文字以外,右页中间留下了“袁小孩”出生时的脚印,还有接生的妇产科大夫的英文签名Qiaozhi Lin——这正是后来被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当时,出生于厦门鼓浪屿的林巧稚已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是协和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
袁隆平在大学填报专业时,毅然选择了学农。因独特的个性和性情,青年时代的袁隆平被大学同学鉴定为“自由散漫”。后来,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饥荒的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如今,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已突破1500公斤大关,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碗,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
袁隆平每年都会到三亚南繁基地工作三四个月,身体状况好时,他几乎天天都会到田里查看每亩穗数、谷粒大小。在三亚,袁老和其他科研人员住一栋楼里,生活俭朴。在工作之余,他会自己去逛超市。从超市回来,袁老经常会买些短袖衫、鞋子等物品给年轻人。
今年3月,91岁的袁老在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送至当地医院,4月初转回长沙治疗。
入院之初,袁老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说“28℃”。他急了,“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老爷子没有留下遗言,但他还能讲话时,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希望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把杂交水稻推广好。”袁老的儿媳甘女士哽咽着说。
来源:海西晨报